這裡包括了市場目標方向一致,客戶群體針性極強、產品功能和使用者需求相似度極高;
市場客戶群體目標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補了你的產品優勢(也或者是你互補別人產品的);
比如 b/s網際網路模式和行業解決方案及單機c/s客戶端,一錘子買賣和長期靠服務收費的;
觀察到各大**平台經常炒作概念和具備行業前瞻性一些團隊人才背景、資質、規模非常有潛力的企業;
step01選擇分析目標
明確競品分析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競品(業務相同或者相關的產品)
step02對比和分析
按照若干維度(產品功能、互動設計、運營策略等)對產品和競品進行逐項羅列對比和分析優劣
step03討論和提出解決思路
根據第一步的確立的分析重點和第二步相關維度的對比進行綜合討論分析,進一步可結合時下的行業發展趨勢,提出符合邏輯的解決方案思路
step01 選擇分析目標
很多新人和童鞋在第一次寫競品分析的時候,往往都會過於側重直接去對比分析,而忽視了如何篩選競品,為何做競品分析,分析的重點是什麼,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等細節。
「選擇重於分析」–網易著名設計師劉津,而在這裡我引申為「選擇分析目標」。這裡包含兩類目標:
分析的側重點:任何乙份報告都有乙個中心點,競品分析一般也會圍繞乙個核心(公司的發展方向、產品的迭代方向等)去展開,這個核心就是分析討論的側重點,需要作者花費更多篇幅去做詳細論述,否則面面俱到只會讓自己陷在精力崩潰、讀者閱讀乏味的泥沼中。
選擇競品:選對了競品事半功倍,選錯了後悔一生。競品分析的唯一前提就是競品,如果你競品都選錯了,浪費工作量不說,得出錯誤結論禍害團隊那才是致命的。
那怎樣正確選擇競品呢?
所謂知己知彼,首先是要知己:
這裡介紹劉津前輩的乙個選擇競品的高效方法,如下:
(該方法相對比較嚴謹和複雜,實際運用還要看報告的需求來靈活使用)
step02 對比和分析
對比和分析是競品分析的內容主體,一般有兩個點需要著重注意:
分析維度
競品分析,可能會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對比分析:戰略定位、盈利模式、使用者群體、產品功能、產品介面(互動方式、視覺表現)、資料和技術等,對於不同目的的競品分析,會有所側重,這和第一步中確定分析目標相對應。
分析準則
無論是做哪個維度的對比,都需要基於相同的標準(準則),才能作出合理的分析。不過這對於一般的產品功能來說,沒有成文的規範,大概做到「相同的作業系統,同一時期的版本,同一地區的版本等」即可。而做互動分析,可能需要嚴格按照類似「十項可用性準則」之類的法則來做:
一致性和標準性;
通過有效的反饋資訊提供顯著的系統狀態;
方便快捷的使用;
預防出錯;
協助使用者認識,分析和改正錯誤;
識別而不是回憶;
符合使用者的真實世界;
使用者自由控制權;
美觀,精簡的設計;
幫助和說明
對比分析一般步驟是:
這一塊重點不在於你羅列多詳細,而在於你把每個羅列項分析到位了沒有
step03 討論和提出解決思路
有了上一步堅實的分析基礎,最後一步就是展示自己解(吹)決(水)問(功)題(力)了。
回頭看看自己定下的競品分析目標是什麼,需要為解決什麼問題?看看第二步中相應維度的對比分析結論,然後切換到使用者身份,腦補一下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最後啃一篇科技**的「趨勢分析」,了解近未來的行業趨勢就可以腦洞大開出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了
上面雖然言語略帶調侃,但實際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尤其是新人和學生在行業知識不甚充足的時候,借鑑專業**來開啟思路不失為乙個方法,不過最好也應該更多地基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感受,雖然你的是「偽需求」,但畢竟也代表著某一類使用者。
補充一條:想讓自己的解決方案看起來更加靠譜,往往需要引用一些具體的資料來定性分析,這時可以結合自己情況做些小調研,了解一下其它使用者對該問題的看法,或者去一些資料門戶,看看專業調查分析的一些借鑑一下。
再補充一條:單純的競品分析沒有什麼意義,切勿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應該帶著問題去做競品分析,把競品分析當作是熟悉業務、解決問題的手段。
初識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字面意思,既對競爭產品的分析。為什麼要進行競品分析?知己知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等等,不多列舉。做競品分析最多的也最有益的人當然是產品經理,競品分析應該貫徹在整個產品的階段,主要從下面兩個方向來分析。產品規劃決策階段 產品已經有了基本的定位,要去解決什麼問題或者為使用者提供什麼服務的基礎上...
1 4競品分析
1 定義 競品分析就是系統的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評價 是長時間定期持續積累不斷挖掘的過程。目的 a 幫助自身產品實現市場定位。b 為自身產品設計提供功能 可用性 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參考。c 提高自身產品的差異化程度。2 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 a 為企業制定行業產品戰略規劃 產品各條子產品線性布...
競品分析本質
討論什麼是競品之前,首先先明確 競品 之間,競爭的到底是什麼?答案當然不是 市場占有率 使用者群 之類的官方回答。而是在在單個個體的顆粒度下,我們究竟在競爭使用者的什麼有限資源?當你想買鞋,擺在你面前的是n個選擇 京東 噹噹 亞馬遜.思考了半秒鐘,開啟了 你站在大雨中想打車,開啟了滴滴 下班順手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