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朋友胡適之中,我認為胡適之即便是你的"發小",長大了他也可能不再理你.這是因為"關係的發展很重要的是需要互相的吸引:忘年交老的可能是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小的能夠學習到經驗和智慧型;同時代的人可能是因為能夠互相思維碰撞支援幫助等等,要有可吸引人之處,否則可能喜歡你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正好看中國企業家雜誌上關於李嘉誠舉的乙個例子,"曾經有乙個相當大的銀行主席,他老早約好與我見面,另外他的乙個副總裁我本來並沒有說要見他,但後來他跟我公司內部的ceo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這個同事跟我講說,您是值得見他的,他的見識不錯。那我就先見主席,主席走之後我跟秘書講,以後他再來我不見他了。他不是真才實料,我跟他講他在神遊太空,他的目的就是說我到香港見過李嘉誠談過話。結果他滿懷高興,我就不太高興了。
再過了兩個禮拜,那位副總裁是從美國來的,在同乙個銀行,我跟他談話談得蠻高興,因為他的功夫夠,有的話其實我懂得、我知道,但我反問他,你的看法怎麼樣。我是希望有他來更改我的看法,告訴我可能我看錯了。結果他講的條文非常清楚,資料也是一流的。之後我告訴秘書,以後他再來找我,我會見他的。因為他跟我談的話,可能他是要了解香港跟國內的經濟,我告訴他的,是他的得益。但他告訴我外邊的世界是實實在在最新的資料,尤其是美國,所以大家都互相得益。"
有個笑話,說乙個姑娘去婚姻介紹所去徵婚,進去就問:你們有李嘉誠的手機號嗎?
想結識名人\牛人可能是我們普通百姓的通病,但在做這些前我們要自問:我有什麼可以吸引這些人?人家憑什麼跟我做朋友?
李嘉誠還加了一句"所以乙個人無論做什麼行業,您在乙個行業內就要盡量做到最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理解是你能做到最好,你一定有許多高質量的朋友.單純的想辦法接近牛人,你可能得到牛人的乙個簽名和與牛人合影,但你只能是乙個fans,而只有你在某方面也牛的時候,才能成為牛人的朋友.
個人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價值的提公升上.
到時候李嘉誠可能會給你打**:咱們什麼時候見面聊聊!.(本文內容已收錄在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更多了解
田志剛,田志剛最新的
知識管理培訓)
田志剛 你憑什麼長大?
小企業很美,大企業也很美,但乙個企業從小長到大最美!這是許多中小企業老闆最喜歡聽的一句話。估計沒有乙個中小企業的老闆不想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 基業長青 從優秀到卓越!但很不幸,事實上是全世界佔大多數的企業還是中小企業 一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等到長大就死掉了 一部分中小企業多年來一直在生...
田志剛 NB要讓人知道
有沒有感覺 自己水平比那個人高,哪個人就拍馬屁,就會吹,最後他卻成了你的領導 總覺得自己滿肚子學問 滿身的本事沒地方發揮 總覺得自己某方面特別擅長,但卻總沒有人發現你,沒有伯樂 總覺得在外面咋呼的都是跳樑小丑,而自己是真人不露相 總覺得不得志,那個人水平還不如我呢,官比我大,錢比我多,女朋友還比我的...
田志剛講個人知識管理片斷
時,乙個同學用twitter記下來田老師講座的部分內容。希望能對感興趣的朋友有參考意義!1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知識的表達有乙個成熟的過程 2 個人知識管理,你沒有選擇 3 絕對不能停止學習 4 除了機遇,持續的學習,永遠是必要的 5 學習者,工作者,創造者 6 個人知識管理的過程 獲取 穩定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