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參加了woshipm人人圓桌線上討論會議。會議給出乙個話題,邀請對產品感興趣的10-15名成員,大家圍繞乙個話題展開討論,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得到結果。主持人全程不參與討論,只負責提醒大家時間的控制。到規定時限後,無論是否得到結果,都不在對本話題進行討論。這樣的規則,對參與者的思維能力、話題把控能力、溝通能力、時間管理等都是一大挑戰,也讓整個討論氣氛變得正式,緊湊。而這次的討論也讓我收穫頗豐。總結一下這次的收穫:
一、任務限時,有助於增強專注力。在討論過程中,有小夥伴會因為對話題中列舉的範例討論,而偏離「產出
競品分析框架」這個主題。因為時間限制,其他成員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偏離主題的成員拉回來。這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借鑑。現在很多產品會議,尤其是需求確認會議,總是在會議上拖延太長時間。歸結起來依然是沒有做到嚴格的時間限制,無法讓所有參會人員專注於同乙個話題點。下次再主持此類會議時,必須嚴格限定時間。
二、話題爭議處理。在討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觀點的碰撞和對結果的爭議。比如這次討論中,爭論的焦點在於公司戰略、核心技術是否要放到競品分析框架中。最終沒能達成完全的統一,時間卻快到了。所以處理方式是:擱置爭議,每個人線下按照框架去親身體驗一次。用實戰的方式告訴自己,是否需要在競爭分析中加入公司戰略、核心技術。經過我自己的實戰發現,公司戰略,目前我自己的水平只能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和猜測大概方向。而核心技術,真的不是我這個做產品的能看出來的。經過求助研發,得出一些模糊的結論,但是也不具有可操作意義。
因此,當話題或需求產生爭議,可以擱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實踐的方式去驗證,反而會得到更適合自己團隊的結果。
三、話題本身的收穫,在經過小夥伴們乙個小時的精彩討論後,大家得出結論:
競品分析框架
1 競品分析目標 2
確定競品物件 3
競品分析
3.1
定位和功能
3.1.1
產品定位(包括目標人群、適用範圍等)
3.1.2
產品功能 3
.1.3
模組關聯
3.2
設計和技術
3.2.1
互動和體驗
3.2.2
視覺和風格
3.2.3
亮點功能
3.3
運營及商業化
3.3.1
運營模式
3.3.2
盈利模式
3.3.3
市場推廣方式
3.4使用者資料
3.4.1
使用者數量和活躍度
3.4.2
轉化率、健康度
3.4.3
3.4.4
地域差異
3.4.
5使用者投訴率
3.5 策略
3.5.1
版本迭代和演變
3.5.2
公司戰略
3.6
優缺點總結和借鑑 4
總結
初識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字面意思,既對競爭產品的分析。為什麼要進行競品分析?知己知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等等,不多列舉。做競品分析最多的也最有益的人當然是產品經理,競品分析應該貫徹在整個產品的階段,主要從下面兩個方向來分析。產品規劃決策階段 產品已經有了基本的定位,要去解決什麼問題或者為使用者提供什麼服務的基礎上...
1 4競品分析
1 定義 競品分析就是系統的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評價 是長時間定期持續積累不斷挖掘的過程。目的 a 幫助自身產品實現市場定位。b 為自身產品設計提供功能 可用性 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參考。c 提高自身產品的差異化程度。2 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 a 為企業制定行業產品戰略規劃 產品各條子產品線性布...
競品分析本質
討論什麼是競品之前,首先先明確 競品 之間,競爭的到底是什麼?答案當然不是 市場占有率 使用者群 之類的官方回答。而是在在單個個體的顆粒度下,我們究竟在競爭使用者的什麼有限資源?當你想買鞋,擺在你面前的是n個選擇 京東 噹噹 亞馬遜.思考了半秒鐘,開啟了 你站在大雨中想打車,開啟了滴滴 下班順手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