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讀書筆記 2 需求

2022-03-15 18:37:08 字數 3260 閱讀 9844

產品經理的工作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產品經理是做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做別人想做的。

什麼是需求?需求的本質是問題,問題的本質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滿足需求,就是解決問題,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所以:分析需求就是分析問題;

帶團隊就是帶領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帶專案就是按一定順序去解決問題;

戰略就是考慮要解決哪些大的方面的問題等等。

使用者與客戶的區別:

使用者就是使用產品的人;

客戶就是買了產品的人。

例如,你到超時買泡麵,對於超市來說,你是超市的使用者,同時也是超市的客戶;對於泡麵廠商來說,超市是泡麵的客戶,你是泡麵廠商的使用者。

廣義的使用者則包含所有的使用者、客戶、以及和產品相關的人。

設計產品的原則:以使用者為中心

以老闆為中心

在一些小的創業公司,老闆往往是最熟悉業務的人,也最了解需求,很多需求都是老闆憑經驗想出來的,但是這些需求往往都非常有效。因此,對於這些公司來說,老闆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使用者。

產品的使用者很多,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滿足最重要的使用者。具體滿足哪些使用者,是跟產品的戰略和商業目標相關的。

建立人物角色:

建立乙個虛擬的人物,補充個人資訊、產品的使用習慣、使用者目標、商業目標等。有形的人物角色不一定給建立的人自己看,而是有新人進團隊的時候,可以快速了解相關的使用者,理解產品。對於很少關注細節的老闆來說,也可以通過人物角色快速了解使用者和產品。

使用者研究方法,可以通過兩個維度:

定性(了解),定量(驗證)

目標和觀點(說),行為(做)

定性的說,例如,使用者訪談;

定量的說,例如,調查問卷;

定性的做,例如,可用性測試;

定量的做,例如,資料分析。

使用者訪談

使用者數量少,每個使用者的時間長,通常用於新品預研,或者對資料分析結果進行背後的調研。

可能存在的問題:

1 使用者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解決方法:

創造和使用者互動的場合,讓使用者一邊說一邊做;

區分使用者說的事實(我做了什麼,步驟如何等)和觀點(我覺得,我認為等)

2 樣本少,可能造成偏差

解決方法:

在訪談報告中把可能的因素都寫進去

增量訪談方式,每次增加訪談,觀察結論是否有變化,如果有,則繼續增加訪談,直到沒有變化為止

3 使用者太強勢,將我們帶偏

時刻牢記訪談的目的,隨時往正道上引導

4 我們太強勢,將使用者帶偏

時刻牢記訪談的目的,管好自己的嘴

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和使用者訪談的區別:

使用者訪談通常是開放式問題,調查問卷通常是封閉式問題;

使用者訪談的使用者數比較少,調查問卷使用者數非常多;

使用者訪談與訪談物件的交流比較深入,調查問卷問題不深入,只是獲得某些明確的問題的答案。

可能存在的問題:

1 樣本與目標群體存在偏差

解決方法:

盡可能選擇更多不同型別的樣本;

在報告中標明資料的獲取方法和**;

將篩選條件作為問題放入調查問卷,調查完之後再將這部分人群篩選出來。

2 樣本數量過少

3 問題不要有引導性,注意問題答案的順序

可用性測試

準備一些任務,讓使用者通過使用產品來完成所要求的任務,然後組織者在旁邊觀察使用者的操作,並將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測試結束之後,會詢問使用者的主**法和感受。

問題:1 做的太晚,沒有時間解決問題

2 覺得太麻煩,或者太專業,所以就沒做

3 告知被測者,這個測試目的是測試產品,而不是測試使用者,讓被測者不要有心理壓力

4 測試前,告知被測者測試中要做的事情,大概持續時間;測試時,不要給被測者提示,同時可以讓被測者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說出來;測試後,給被測者發乙份小禮品,還可以將測試總結發給被測者。

資料分析

對使用者使用產品所產生的操作日誌、網頁訪問日誌等進行統計分析,挖掘背後的原因。

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

一手需求是產品經理直接從使用者那邊獲取到的需求,二手需求是公司的銷售、老闆或運營提出的需求;

一手需求通常是產品主動提出來的需求,像是生孩子,二手需求通常是被動接受的需求,像是養孩子;

產品剛剛建立的時候,通常一手需求比較多,而當產品已經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銷售那邊提過來的二手需求。

需求採集

單項需求卡片模板(用於讓非產品的人提出需求)

需求編號

需求型別: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who):誰提出的

場景(where、when):產生該需求的時間、地點

描述(what)

原因(why):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

驗收標準(how):如何確認這個需求被滿足了

需求重要性權重(how much)

需求生命特徵(when):需求的緊急程度,需求的持續性

需求關聯(which):和需求關聯的人、其它業務和需求、裝置、系統等

參考材料

競爭者對比

其它需求採集方法

現場調查

ab測試:發布乙個新功能,先讓少數人使用,看看這些人的反應

日記研究:新產品發布後,研究其他人寫的關於產品的日記

聽使用者的,但是不要照著做

需求分析

使用者需求:使用者自己提出來的需求,其實更多時候是使用者自己的解決方案

產品需求:經過分析之後得到的需求,表達未產品的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是從使用者需求中挖掘出使用者背後真正要解決的問題,並轉換為產品的解決方案。

使用者的解決方案->使用者需求->產品需求->產品的解決方案

所以需求分析是乙個由外到內,再到外的過程。

為什麼不直接去實現使用者自己提的需求?如果只考慮短期利益,則可以這樣做,但是考慮到長期利益,則一定要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解決使用者真正的問題。

需求分析過程:

1 使用者需求轉換為產品需求,確定產品需求的基本屬性

2 分析商業價值

3 初評實現難度

4 計算價效比

需求的基本屬性

編號提交人

提交時間

模組名稱

描述提出者

提出時間

bug編號

鯰魚效應:乙個團隊慢慢穩定之後,團隊成員積極就會降低,這時候需要利用鯰魚效應,引入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提高團隊成員積極性。

brd:商業需求文件(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專案背景

商業價值

功能需求

非功能需求

資源評估

風險和對策

做需求的乙個原則:寧可只把一小部分功能做的很完美,也不要把很多功能做的不完美。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讀書筆記2

無意中看到了這本書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阿里的前產品經理蘇杰寫的,看了幾頁挺有意思的。我看這本書主要目的主要有一下幾點 了解產品經理的想法,從而能更好的和他們交流。學習生活中的一些知識與訣竅。看看阿里的產品經理和其它產品經理有什麼不同。我把我看這本書的心得記錄下來,供以後參考,相信對其他人也有用。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讀書筆記

3月返校之際,得知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2015實習生招聘工作已經陸續啟動了,激動之餘不禁憂從中來,因為我作為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菜鳥,還渴望找到乙份產品經理的實習工作,但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於是開始了我的學習之旅。我買了蘇杰的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本書,認真拜讀之後決心將感受落於筆下。圖1 人人都是產品經...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讀書筆記

前言 秉著不想當產品經理的構架師不是個好程式設計師的思想,最近拜讀了這本書。序言 1.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戰略 範圍 結構 框架 表現 2.發現問題並描述清楚,轉化為乙個需求,進而轉化為乙個任務,爭取到支援,發動起一批人,將這個任務完成,並持續不斷以主人翁的心態去跟蹤 維護這個產品 3.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