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事、解決問題就是修行,歷經酸甜苦辣仍舊從容/滿足/信心、發現本質/順應規律/創造時局,就是智慧型者(佛陀在古印度的最初原意)。
躲避到隔離環境搞研究、給別人搞普及,這是自欺欺人。
一、管理的理解
就這一幫參差不齊人、一些錢、一些產品、一些銷售機會、一些時間,你怎麼組合,最小代價最優組合創造企業業績、創造客戶價值?
1、管理最關鍵的就是:
1.1、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而且就說top 3。說多了,記不住、執行不了、重點不突出、理解混亂。
1.2、就是可以讓一線員工得到資源並有權力運用資源。
2、管理對錯評判:
只要面對現實、解決問題,方法手段無數,只要能解決了問題就ok,沒有對錯之分。對不對,看問題結果是否大局解決。就這乙個評判標準。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你不可能讓企業某個階段沒有問題,你不可能讓所有人保證做到了事情的細節,你只能做到大局已定。
3、評價乙個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只有乙個標準:
那就是讓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合二為一。要做到這個,需要很多手段。管理的人很多,層級很多,你首先要把你最直接管理的幾個人的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一體化。
二、管理就是要績效
1、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只有功勞才產生績效,苦勞不產生績效。
只有能力才會產生績效,態度必須轉化為能力才能產生績效
才幹才產生績效,品德需要轉化為才幹才能產生績效
2、管理是一種分配,必須把權力、責任、利益分配給你直接管理的每個人,並且讓他們之間還能產生協作
3、管理必須為經營而服務。管理做什麼,必須由經營來決定。另外,要記住乙個事實,管理水平事實上是超越不了經營水平的,必須努力提高企業經營水平,管理水平才能匹配的上。
三、管理要解決的三個效率問題以及關鍵手段
1、使勞動生產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組織崗位分工就是管理的乙個重要方面
2、使組織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各級人員要有對應其崗位的合格的專業化水平。各崗位分工職責所要求的專業能力要明確、專業水平要提公升,這也是管理的乙個重要方面。
3、使個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讓個人創造組織環境、滿足個人需求、挖掘其潛力
先有勞動效率,再有組織效率,再有個人效率
四、如何使管理有效果
1、有效管理者的第一特徵是時間管理,有限的時間內做最解決業務痛點的事。不要老被急事逼著走,否則老有燒屁股的事。咬緊牙解決業務痛點,但也要防止有限時間有限資源解決不了長痛的危機,需要分步驟分程度或者再細分目標。
2、系統思考。系統思考全盤問題的關鍵關係,尋找瓶頸節點,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就這些人這點時間這點錢還要解決問題,所以必須需要創造性)
3、培養人。尤其是你的直接下屬。不僅要培養人啟發人讓他具有做事態度意識、方法模式、經驗技巧,還要把人的性格長短板、人的技能長短板識別出來,做到人崗匹配,還要使組織的各個崗位可以性格能力互相配合產生組織級合力。
五、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成
1、計畫管理:回答資源與目標是否匹配
2、流程管理:解決人和事是否匹配
3、組織管理:解決權力和責任是否匹配
4、戰略管理:解決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戰略管理包括:(陳春花認為的戰略需要管理的內容值得讀者玩味和討論交流)
4.1、可以持續創新的組織管理與激勵:有利於持續成長匹配適應市場要求變化、可以持續滿足需求的創新的組織管理機制以及創新激勵機制
4.2、企業文化:以市場為導向、以最終顧客價值追求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
4.3、合作夥伴:既開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環境
5、文化管理:解決企業持續經營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計畫管理、流程管理、組織管理被稱為基礎管理,這是企業生存的關鍵。戰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屬於更高乙個層面的管理,不要把戰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放在企業基礎管理來做,那樣會適得其反。
為什麼忽略管理的常識?
最近連續審查了幾個客戶的過程文件體系,有個問題,讓我一直苦思 為什麼我們總是忽略管理常識?企業在實施cmmi的時候,為了滿足模型的要求,在描述自己的過程時,習慣於照搬模型的描述。最典型的例子是pmc的描述,模型中描述了10個實踐 sp1.1 監督專案的計畫引數 sp1.2 監督承諾 sp1.3 監督...
什麼是IT管理
it管理是企業it部門在it系統運營階段中在管理方面採用的方 手段 技術 制度 流程 文件的統稱。根據it系統運營階段的特點,it管理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 執行 維護 該部分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點部分,也是內容最多 最繁雜的部分,該階段主要用於it部門內部日常運營管理,涉及的物件分成兩大部分,即it業...
管理軟體實施(1) 什麼是管理軟體
題記 搞管理軟體實施很多年了,發現這項任務對乙個專案的影響如此巨大,但在很多公司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於是想寫點東西總結一下自己的工作經驗,希望能對同行有些許幫助,今天開篇了。如果效果不錯,希望能集結成書,姑且給這本書命名為 軟體實施 吧。當一家組織需要通過管理軟體來改善管理的時候,就需要啟動乙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