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與誤區26

2021-04-29 17:57:30 字數 4253 閱讀 3509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路有近有遠

用什麼方式學都可以成功,這一點錯兒都沒有,也根本不必爭論。本文沒有否

認這一點,也沒有說非得怎樣做才可以。但如果不講策略,只是簡單一句:刻

苦學, 多聽、多看、多用,那大家也就不必討論了,不用任何專家或理論,狂聽

廣播,狂看書,狂看原文電影,狂背文章,狂喊都行,只要回去刻苦學10000

小時就成 了。那還做語言研究幹什麼?大家稍微靜想一下,為什麼這些刻苦

成功的人一般都這麼知名,倍受宣傳?主要原因還是這樣的成功來得太不容

易了,這樣成功的人也 太少了,所以成功了另人格外羨慕和稱道。很多人也照

著相同方法做過,但大部分沒做成,各種原因都有,這才是我們更關心的問

題。個人覺得從外語教學的角度 看,核心的問題之一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習效

率。如果宣傳靠刻苦來彌補低效率,並不是刻苦學本身有什麼問題,結果是大

部分的人做不到。近幾年的研究顯示,如果 學習策略正確和條件理想,達到流

利外語的時間應該在1000小時左右,與母語學習只有約200到300小時的差

距。如果是學和母語相近的外語(比如英語和 法語),應該在500小時以內實

現。我們的目的就是努力從10000小時向1000小時靠攏,而不建議大家努力

用刻苦來體現自我價值。

理通則法明

那費力氣去了解語言學習原理是否是耽誤時間?絕對不會。「理通則法明。磨

刀不誤砍柴功。」 krashen 2023年在13屆國際語言教學圖書大會上發言中

關於學習者需要在學習語言前了解語言學習理論的部分,原文如下:one

component of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needs to be

由原來單純的聽,變成了聽 說讀的迴圈配合。

a sample acquisition cycle

1, 先聽整段原文,段落長短控制在正常速度10鐘內放完。難度選擇應該是控

制在第一遍能聽懂的程度是70%上下。不要看文字或字幕。這步的目的主要

是先熟悉要學的內容或說是該內容的聲音。

2, 開始分句模仿跟讀,每句約三遍,(聽一遍跟一遍,不是聽一遍讀三遍)不

懂的也跟讀,別著急查意思。是否全對或是否全會不必太介意,可以看字幕但

盡量不看,一邊模仿,一邊猜測不明白部分的含義。關鍵技巧是「猜測」。

3, 不看字幕分句跟讀一遍,把原聲和自己讀的聲音都錄下來。

4, 放第3步的錄音,努力聽每句自己讀的和原文有何區別並再次感受剛才的

過程,可看字幕幫助核對。

5, 分句自己先說,然後再聽原文。第一次可看字幕,後兩次盡量不看字幕。

6, 自己回想該段劇情,試著複述說剛才每部分的句子。

7, 如果有測試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對上一段掌握的程度,還是80分就好。

8, 下一段開始,重複上面同樣的程式。

對於visual learner來說,看字幕一定要謹慎。如果在迴圈初期讀字幕是為

了增加理解度,還可以這樣做,但後面幾步要控制自己不看字幕專心聽。

audio learner倒不必太介意。kinesthetic比較麻煩,需要用自己的手勢幫

助加強理解和模仿。在本人教過的學生幾千中,純kinesthetic 學型的比例非

常少,但曾有個這樣學型的學生叫benjamin,學習困難一直比較大,最後大

家**了很久後,他決定採用站著聽,一邊聽一邊想象自己是劇中 人,打著手

勢表演和模仿,結果發現一下進步快了很多。一些其他「學型」的同學也照他這

樣做,發現也有很大幫助。大家的體會是,除了動作幫助加深印象,把自 己融

入劇中讓自己更容易用情緒幫助體會出現該語句的情景,重要的是這樣能幫

助逐漸用聽到的英語去「思考」該場景。這一經驗很值得大家嘗試。

上面是個小悉得迴圈的大致樣子,該迴圈可以每段新內容一直參照使用。每步

有各自的目的和用途。但主要途徑是聽和模仿。其實仔細看每一句從聽一遍到

最後試著 說,中間經過幾次不同方式的同內容對比和模仿過程。這一模仿過

程在純聽廣播,新聞或看影片時往往難以實現。所以單純聽廣播或新聞,在後

期聽力達到很高程度 時,往往說不利落。有人達到聽新聞幾乎滴水不漏的程

度,說的話與聽力差距比較大,其中乙個原因是缺乏這一模仿和重複對比過

程,另外的原因是要到第四階段才 可以解決的。大家如果純靠聽,需要同一材

料聽幾遍,利用再聽的機會進行模仿和同聲重複,採用的技巧叫做

simultaneous repetition. 但大家模仿和重複後,並不要急著找真人說。除

非有人能夠專跟你用英文討論剛學過的完全相同內容的句子,否則沒有太多

幫助。在這一階段的初期,大家就自己學,不需要外教,也不需要找外國人交流。 因

為此時不但能交流的內容有限,容易造成瞎聊亂說,而且交流的幫助不大。仔

細想,交流中主要的提高來自別人跟你說的內容,而非你跟別人說的內容。自

己說的 話純粹是輸出而沒有增加新內容。(the contribution of

conversation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what the other person

says to you, not what you say to them.)但別人跟你說的話如果不是控

制在「可理解輸入i+1 」的程度,不是在 narrow input的範圍,那無效成分會

太多,還不如用非真人的系統性的語言資料效率高。到了後期,因為「可理性

解輸出」 (comprehensive output)有一定作用,所以可以開始把已經通過

有效輸入掌握的,有一定可交流量程度的內容拿來說或寫就可以起作用了。而

「輸入」和「輸出」的比例時間 投入非常懸殊,輸出所需的時間幾乎達到可忽略

的程度。有的同學在沒有任何交流機會的情況下,靠偶爾自己跟自己說也達到

目的了。

需要把語言 的語法說正確。這沒錯。我們大家說話寫文章,當然要把句子語法

按正確的方式表述,但並不需要提前把「語法知識」學好,更不是因為學了「語

法知識」才會把句 子說對寫好的。大家基本上並不有意識地知道我們中文的

「語法知識」,而是我們通過交流下意識地掌握了正確的說法,而自然下意識地

正確應用,並不是通過語法 教學學會的。我們反對的正是「機構化的語法知識

的教學」。其論據明顯概念不清或有意在偷換概念。

李教授的另乙個理由是:「翻譯則是語言交際最常見的形式和過程。」我們大家

平時在一起交流時不翻譯呀?他應該是在說:如果交流的雙方語言不通,需要

譯者來 幫助交流,通過「翻譯」的形式和過程來實現交流。這又是指代不清。我

們反對的是「翻譯法」教學,同時指出的是:如果在聽說外語時不停地在頭腦中

做「翻譯 」,就會跟不上正常的語速同時達不到流利的程度。那麼翻譯工作者

呢?他們是在「翻譯」是在翻譯,但這是結果不是過程。尤其在口頭翻譯過程

中,無非是聽乙個 語言,再用另乙個語言說出。譯者在聽乙個語言接受資訊

時,是在使用頭腦中激發和使用這一語言區,進行思維和理解(另一語言區不

使用),理解後,再啟用另一 個語言區進行思維和控制,說出另乙個語言,把

自己剛接受並理解的資訊用另一語言描述出來。這一過程已經被近幾年的腦

神經研究證實了。我們前面提到了紐約時 報和《自然》的相關報道。(有興趣的

同學可以還找到相關的兩個語言區使用時的fmri圖看一下)。其實我們單從

實際現象就已經可以說明了。高水平的口譯不 但是必須如此,而且還要根據

自己對已經掌握的對雙方不同文化的了解,將一方帶較強地域文化成分的信

息,經理解處理後,用另一種語言表述出來。跟大家分享一 個故事:中美建交

初期,我國一文藝代表團隨領導人訪美,其中乙個任務是向美國人民介紹中國

的文化藝術。在一次在有美國****,聯合國**,當地企業家, **和海

外華人等參加的匯報演出會上,由我們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介紹京劇中的

人物特點和動作,我們的翻譯同志在一邊翻譯。當介紹到京劇中的步法時,京

劇 大師一邊踱著方步,一邊說:「這叫方步。」說到這裡,一些華人都覺得這怎

麼翻呀?總不能說「square steps」吧?只聽翻譯同志隨口說了一句:「this

man works in the un.」一句話引起了滿場笑聲,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無論在場的華人還是外國人,無不讚嘆翻譯人員的高超的翻譯水平和絕妙的

效果。如果翻譯人員不是對原 文充分理解,在通過理解應用恰當的外語表述,

而楞從字面翻譯的話,顯然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在不同語言中,高階階段的

表達方式十分不同,根本不可以硬性翻 譯,尤其是在成語,模擬和比喻的使用

上。而英文交流時模擬的使用量非常大。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與誤區8

中國 英 雄 正如許多同學說過的,的確有人就是用刻苦記憶的方式學好英文的。這當然是 事實,大家可以舉出的例子也很多。而且這些通過自己努力記憶的艱苦 學習 方式而 獲得成功的同學和前輩,是值得大家十分的欽佩的。外語學習的成功,不但給他們本人帶來了新的能力,更強的自信,乙個成功的經歷,而且往往帶 給他們...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與誤區11

克氏理論 克拉申認為 簡單來說,語言的掌握,無論是第一語言還是第二語言,都是在 可理解的 真實語句發生 即我們前面 的有效的聲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 的外 語 下實現的 都是在放鬆的不反感的條件下接受的 它不需要 有意識 地 學習,訓練和使用語法知識 它不能一夜速成,開始時會比較慢,說的能力 比聽的能...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與誤區15

提高期 upping the ante 大家別急啊,還沒寫出來呢,需要些時間,先玩一下tpr吧。大家已經能分析得出,看圖識音 和 tpr 正是嬰兒掌握母語時所處的理想環 境的 提純 版。扔掉嬰兒在語言環 境中聽到的一些 無效聲音 其實那對嬰兒 來說,除了熟悉語音外,也是浪費時間的。比如聽到大人之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