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初讀感言

2021-07-15 11:47:12 字數 2794 閱讀 2821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可謂博大精深,懷著緬懷經典的心情,略讀了《道德經》,收穫頗豐。為人、處事、行政時,不解、迷茫、困惑時,靜下心來讀讀國學,自有一番奇特體會。全文圍繞道德二字闡述了人世間的真情之處,下列是一些是摘自《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知不可細述,名可取卻又玄妙。是故,尋心而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抬起腳跟的人難以站立,邁步太大不易遠行。是故,平穩而行,虛心向前。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偏執的人不明物質本質,自以為是的人不突出;誇耀自己的人不會有功,自負的人沒長進。是故,謙虛處事,低調待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是故,遵循自然,依遇而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認清別人的叫機智,能認清自己的叫高明。是故,學會知人善用,更重要的是學會自知。有自知才能自製。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看不見,聽不到,卻用不完。是故,有道既擁有無盡資本,聽不見,看不到,卻受用終身。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永遠順應自然不枉為,因此也就沒什麼不能為了。是故,守道而無為,反倒一味求知來的可取。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沒有貪欲就會清靜,天下將自然安定。是故,無為而治,無所貪欲,與世無爭,不去刻意追求,一心守德,看似無為,實際卻已經達到目標。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之人不追求仁德,所以有德。是故,凡事不可以一目標而貪欲追求,而失去真我,與其假裝有德,不如身心放鬆,順勢而為。

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地萬物生於有形物質,有形物質生於無形的道。是故,萬物從無到有,順道而生,逆道而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能量,能量生正反兩物質,再生成隔開正反的第三種機制,有了三,萬物即可生成。萬物皆生於道,陰陽相對應,尊重萬物,尊重事物,才得萬物。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戰勝最剛強的東西。是故,柔以克剛,無為可成就世之大為,逍遙自在,無為而治。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滿足不是恥辱,知道適可而止不會有危險。是故,思己之所處境地,思己之生活狀況,思萬物,知自足就有真的足夠,欲求不滿,水滿則溢。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急走能御寒冷,安靜能剋暑熱,清靜無為是天下最正常的狀態。是故,虛以待人,戒貪戒欲,清靜無為,天下始正。

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帶來的滿足感,能使人常感滿足。是故,知足常樂。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產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仗勢有功,滋生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最崇高的德,玄德。是故,虛心待人,玄德待人,既是大德。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是福的倚傍,福是禍的潛伏。是故,遇福不得意,遇禍不傷心,把握分寸,柳暗花明,總有一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的大樹,有纖細的萌芽長成;九層的高台,靠泥土築起;千里的行程,從足下第一步開始。是故,雨滴穿石,持之以恆,方可善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實可信的話樸素不動聽,動聽的話不一定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者不賣弄淵博,賣弄淵博的人不能深知。是故,順道而無為,無為而對事,對事而事成。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於眾人後面,反被推向前面而領先,把自己置身事外,反而不能保全自身。是故,無私待人待物,先人後己,才可為人尊重。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與人爭,天下人也不與他爭。是故,不目空一切,不自以為是,不自尊自大,不爭萬物,萬物於我何干?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魚不能脫離池淵,國家的權謀不可向他人炫耀。是故,萬物尋道,萬物順應自然,不可過分貪圖強加,不然如魚離水而亡。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要從容易的做起;天下大事,要從細小的做起。是故,從小及大,從易到難,從細到巨,合乎規律,順應大道。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於建立功業的人,不會中途動搖,善於保持功業的人,不會喪失時機。是故,善建而善抱,堅韌而行,萬物始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是無所謂仁愛的,對待萬物像對待芻狗;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愛的,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是故,中庸而立,清靜虛心,同仁待物。

為無為,則無不治。依照無為辦事,天下就沒有不安寧的。是故,無為而治,靜心前進,無事不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善的人如水,水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是故,隨天時,順地利,迎人和,無世無爭,虛心而活,可達上善。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輕浮會喪失根本,躁動會失去主導地位。是故,穩重寧靜,腳踏實地,順自然,循萬物規律,方能屹立天下。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人可以當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鑑。是故,萬物有始有終,虛心學習,虛心求知,方為善人。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減少又減少,以至於到達無為的狀態,順物自然無貪無慾而為,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是故,無為而有大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們,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們,是德行善良。守信的人,我對他們也守信,不守信的人,我對他們也守信,這是德行誠信。是故,以德報德,以德報怨,方守己德。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古時遵循道德人,不是讓百姓聰明,而是使百姓純樸無智。是故,善行大道,守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法則,於世無求,方是順道。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自然的規律,不鬥爭卻善於取勝,不言語卻善於答應。是故,無為而為,靜心求事,善得大道。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是故,萬物無全密,百密終有一疏。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之道就是減損有餘來補充不足。是故,萬物平衡,不自負,不驕傲,萬物始終同一起點。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故,安居而樂業,樂業而享太平。

略舉一二,《道德經》討論道德二字,道是萬物規律,德是人之德行,順道順德,萬事可成,逆道逆德,一事無成。

老子 《道德經》

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

道德經之十五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 若冬涉川 猶兮 若畏四鄰 儼兮 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 以靜之徐清?孰能安 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

中醫和道德經

昨天看的中醫的討論或者今天看的道德經的討論 都說明了乙個問題 中國人深深的自卑感 別人外國人的就一定是先進和正確的 今天看到的都是在罵固然不值一提 昨天那些自以為是在講道理的,甚至有個人說他生物競賽獲過獎,然後就妄論中醫之不科學 我很無語 我還獲過獎呢 大學的本科還是學的生物 那些人口口聲聲就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