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易解】看它看不見,就叫」夷」;聽它聽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著,就叫」微」。從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所以是渾融無名的元始。居於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現實世界是清晰具體的。它本身渺渺茫茫,無以名狀,不同於現實的具體存在。這就叫做沒有確定形狀的形狀,不可歸結於具體組分的顯象,它是不確定性的表徵。圍繞著它團團轉,我們永遠也搞不清它的模樣。維繫於古已有之的道,以駕御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易解 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 重視大患等同於對身家的珍重。為什麼說得寵也像受辱一樣使人驚擾呢...
《道德經》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易解 盡可能地使自己顯得虛若無有,盡可能地保持清靜,在事物波起雲湧似的事態演變中,我們可以因此而觀察它們的迴圈反覆。事事物...
道德經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