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道至簡的第二章中,他的引例是李冰鑿山,這個故事與第一章中的愚公移山產生了很鮮明的對比。愚公「碎石擊壤」,李冰「積薪燒之」;愚公人少且工程實現預期時間很長,但李冰帶領了上百號人,且必須在短時間內顯示目標。兩者的對比中我們也可以明白,乙個人勤奮固然很好,但是倘若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尋求方法,其實能夠做到事半功倍,並且能過使方法更加廣為流傳。正如愚公與李冰兩人移山的方法,後代的人們肯定更多的去使用李冰的方法去盡快實現目標。這也是我們程式設計的要義所在:優化。
何為優化,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被很多次提起過,優化就是用更加簡單的方法去實現目標,這裡的簡單既可指在時間上的縮短,又可以是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減少。因為不論是人的精力還是電腦的承載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按照已有的複雜的方法做,即使再努力也是有一定極限的。如果我們想實現突破,我們就必須花時間去思考,看看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去完成這件事,這就是優化。這樣的思考結果往往能夠有新的突破。這也是為何,我們在比較兩個程式的優劣時,往往去比較它的時間複雜度,相同的任務量,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它,那麼就是實現了優化。不光侷限於程式設計,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其實都可以做到優化。通過優化來為我們節省時間或者更加充分的享受生活。比如,在旅行時路程的優化,在學習時學習方法的優化,在實現大的目標時,各個小目標時間分配的優化等等。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會有乙個最好的方法,我們也只能不斷的去實現優化。
再者,這一章的標題是,懶人造就了方法。正因為傳統複雜的方法要麼消耗時間,要麼消耗精力,而對於懶人來說,為了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他往往會思考如何能過更好地實現目標,這也就是為什麼往往是懶人更容易造就方法。正如一開始我們的程式往往都只寫入乙個檔案中去,然而隨著程式量的加大,這樣的方法越來越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結構化程式設計的時代到來,這其實就是優化。
其實在這一章中,我認為主要就是講了方法創新。乙個人的勤奮的確重要,但更加重要的就是他的創新能力,他往往能夠體現出乙個人未來能夠創造的價值。關於方法的創新,其實更多的應當**於實踐,以及在乙個大的氛圍中的乙個潛移默化。我也會在我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多進行思考,進行方法創新的實踐,不論是編寫程式,完成乙個專案時,實現方法的優化;還是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分類的乙個優化,都將是我實踐的過程。
大道至簡 是懶人造就了方法
華陽國志卷三 蜀志 僰道有故蜀王兵闌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崖嶄峻,不可鑿 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崖有赤白五色。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李冰主持築造都江堰的事情,說李冰帶領人民開山駐壩,這很容易聯想到愚公,同樣是開山,但是他們採用的是不同的辦法,愚公用的是 碎石擊壤 李冰則是 積薪燒之 下面我就來簡單的分析...
懶人造就方法(《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懶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創造出方法,他們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乙個龐大的工程分成無數的小項,再逐個擊破。這些能創造出方法的 懶人 們不是在想問題解決方法上表現出懶惰,只是他們不願意在複雜的,重複的,過於冗長的問題上過於糾結。把精力多放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尋找捷徑,這正是我們能從中學習到的好思路。該...
大道至簡第二章 是懶人造就了方法 讀後感
戰國時期李冰鑿了一座山,鑿了一座山,確實沒什麼好講的,即使是在古代,只要人力資源能跟上,基本上多大的山都能鑿了,然而這裡之所以說他鑿山,是因為他鑿山的方法在當時與別人不一樣。怎麼各不一樣法呢。他積薪而燒之,然後在鑿之。用這種方法,鑿山輕而易舉。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那麼,他是怎麼想到用這種方法呢?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