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為了一顆牙第五次去牙科診所,得到的訊息是:還需要觀察至少2周才能做牙冠,同時發現了較深的牙結石需要做刮治,刮**需要2次。因此至少要再去醫院3次。從去年的六月體檢發現這顆牙的問題,目前最樂觀估計也要四月份才能完成**。期間種種,與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it專案何其的相似。下面就來做一下模擬,各位看官瞧瞧是不是這個理兒。btw,我是個做測試的,因此可能從測試的角度去看的時候多一些。
1.缺陷修復成本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六月份體檢的時候醫生提醒我那顆牙有個牙洞,趕緊去補一下。由於工作緊張,又犯懶,直到十月份開始覺得很疼才去第一次看。因為好醫院難約,就隨便找了個診所。當時隨便補了一下,症狀減輕了,以為沒事兒了,後來又持續開始疼痛。到了11月份,才約到了乙個好醫院,第二次看牙。那次重新清理了一下原來補的地方,又補了一下。但是醫生告訴我,可能已經慢性牙髓炎了,補好了得觀察一下。觀察半月,疼痛持續。12月份第三次到了醫院,這次只能把神經殺掉了,同時醫生建議做乙個牙冠。由於期間感覺牙還是有些疼,但工作特別忙,就忍了乙個月沒去,後來覺得不能再拖了,大年初七第四次去了醫院,醫生做了檢查,發現少給我殺了乙個壓根(我的那個牙根屬於非常難找的型別),結果又做了一次根管**,並約了3星期後做牙冠。直到本週第五次去,發現我有較深的結石,需要做刮質,而刮質需要分兩次做,做冠需要二次(第一次做冠可以和第二次刮**一起做),同時,會診發現隱裂,牙有一定機率保不住。就這樣,小小的乙個蛀牙,變成大事兒了,前前後後要花一萬多。作為乙個測試人,整天都在跟人家宣傳預防缺陷比發現缺陷更重要,自己卻烏龍了,很是丟人(當然醫生也有點耽誤我)。但這也從非it角度證明了「缺陷修復成本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
3.外包管理。其實在第四次和第五次看牙期間,醫生說我有牙結石,建議我去洗牙。但是好醫院有個問題,就是資源緊張,洗牙這種低階活兒要做得排到乙個月以後了,他們建議我到外面診所洗一下。我就找了個外邊的診所做了洗牙。結果到了第五次看牙,識別了有深層牙結石,洗牙沒有沖洗乾淨,需要刮治。刮治其實可以和洗牙一起做的。這又耽誤了時間。模擬it,這其實是乙個子專案外包。這次外包出現了兩個問題:1外包需求不正確,需要洗牙和刮質才能除牙結石,發包方的需求只提了洗牙。2.接包方沒有非常好的識別需求:洗牙的表象下面其實是要把牙結石去掉。
4.definition of done。第一次補牙沒有補好是後續問題嚴重化的乙個主要因素。補完了以後牙持續疼(it專案中這叫生產缺陷洩露)才有了後面的故事。什麼是補好了一顆牙呢?我現在也說不清楚,我沒有專業知識,現在我只知道,在補以前要做很好的清理工作,很顯然第一次這項工作做得不到位(已經沒有證據不能追究了)。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有乙個名詞經常被提及就是dod。一項工作什麼是做完了,其實要有乙個明確的檢驗標準。
5.爭取你的權利。第五次識別出牙深度結石仍然建議我去外邊診所做。我拿出了工作時候的談判態度,列舉了他們的問題,並表示出了強硬。因為這樣,主任醫師感到他們做法是有些問題,親自給我做了結石刮治(他平時可不做這個)。it專案中,各個角色的人員也要爭取自己的權利(當然三觀要正)。每個人爭取正當權利其實保證了專案有序進行,專案經理要向老闆爭取足夠的資源來完成他的工作;例如測試人員要爭取需求質量、被測物提交時候需要保證一定質量;配置管理員要爭取開發人員和文件人員規範的checkin提交物等等等等。
6.專案管理是個技術活。對於這次治牙,其實我自己是專案經理。僱傭醫生,以最小的代價,盡快讓我的牙齒恢復健康就是這個專案的產出,很顯然我沒有做好它。回想有問題的地方,有如下幾點:沒有認識到第1點並迅速採取行動,沒有推動第2點在該發生的時候發生。沒有檢測第3點(沒有專業判斷能力),對第4點也沒有很好的識別(缺乏專業能力,開始又沒有找到好團隊),第5點也做得不好(太相信團隊/醫生了)。但是做專案的時候,這些意識我都還是很強的,生活中卻做得很不好。人們總說生活中很多技巧可以用到工作中,其實工作中有很多技巧也是能夠用到生活中來的。今後以此為戒。
看牙與IT專案
週末為了一顆牙第五次去牙科診所,得到的訊息是 還需要觀察至少2周才能做牙冠,同時發現了較深的牙結石需要做刮治,刮 需要2次。因此至少要再去醫院3次。從去年的六月體檢發現這顆牙的問題,目前最樂觀估計也要四月份才能完成 期間種種,與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it專案何其的相似。下面就來做一下模擬,各位看官瞧瞧是...
專案管理與「三歲看老」
三歲看老 是中國的一句俗語,意思是通過乙個三歲孩子的行為舉止便可以感受到這孩子將來會是乙個什麼樣的人,更深刻的說,乙個人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影響著他的一生。有學者對這句話進行了實驗研究,得出了科學的結論,證明了這句話的合理性。摘抄如下 1980 年,卡斯比教授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 1000名3 ...
專案管理與「三歲看老」
三歲看老 是中國的一句俗語,意思是通過乙個三歲孩子的行為舉止便可以感受到這孩子將來會是乙個什麼樣的人,更深刻的說,乙個人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影響著他的一生。有學者對這句話進行了實驗研究,得出了科學的結論,證明了這句話的合理性。摘抄如下 1980 年,卡斯比教授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1000 名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