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後如何複習

2021-08-29 17:27:49 字數 1730 閱讀 3239

數學課後如何複習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認為,學習數學有兩個過程,乙個是書由薄到厚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由不知到多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知識逐漸積累,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僅有這個過程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第二個過程,就是書由厚到薄的過程。所謂書由厚到薄,就是建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絡,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便於儲存,便於記憶,便於提取,便於應用,而課後複習就是書由厚到薄的重要途徑。下面就課後複習談一點看法。

課後複習是一種經常性的複習,一般安排在當天進行。每次複習時間,可根據聽課內容的難易程度而定。

課後複習的成功做法是: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鑽研聽課時感到困惑的問題,從教材的主要內容、主要方法、主要結論、主要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要進行深人思考,就得找出能夠引導我們深人思考的問題。大致有:一是聽課中沒有全部弄清楚的問題;二是在聽課過程中聯想到的、而在課堂上來不及思考的問題;三是複習時通過自己鑽研發現的問題;四是老師布置的作業題或思考題。特別是第三類司題,則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不少入苦於提不出問題,而使發現無從深入下去,到頭來,或使課後發現流於形式,或以作業代替課後發現。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將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的提高。

課後複習,通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1.從回憶對照中發現問題

聽課猶如在老師帶領下走路,如果不注意體察教材特徵,給自己多問幾個「為什麼」,那麼一堂課下來,表面上似乎什麼都懂,而運用起來必然錯誤百出。因此,為了及時弄清自己疑問所在,課後複習時不妨先把書關上,憑自己的記憶,把一堂課的思路先走一遍,把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寫一寫,然後再和書本或筆記對照,看一看哪些地方對了,哪些地方錯了,哪些地方忘了。想一想錯誤的原因在**,遺忘的原因在何處,查一查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等等。通過這樣的回憶對照,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大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複習思考,一般能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增強記憶效果。

2.從邏輯結構上提出問題

數學知識,從具體內容看,錯綜複雜,各不相同,但就思維形式而言,卻具有共同的規律,各種知識都是按—定的邏輯結構聯絡起來的。因此,課後複習時,如果從邏輯結構上提出問題,常常可以使自己的思考深入下去,獲得系統而深刻的理解。

例如,複習概念及定義時,就可以問:(1)為什麼要引入概念?它從哪些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2)定義中包含哪些關鍵性用語?它們的真實含義是什麼?等等。

又如,複習定理、公式時,可以提問:這一定理(或公式)表述了乙個什麼樣的判斷?它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是用什麼思想方法推導的?推導的依據是什麼?關鍵性的步驟有哪些?定理(或公式)的主要特點是什麼?適用於什麼範圍?應用時應注意什麼問題?等等。

3.從不同側面設想問題

從各個不同側面設想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例如,複習設想概念時,可以從反面提出問題:若不引入相應概念,對於設想計算和證明將造成什麼影響等。

又如,複習定理、公式或重要例題時,可以斟酌它們的具體情形,提出以下問題:它們的解題思路具有什麼特點,能否改用其它思路?條件能不能減弱,結論能不能加強?能不能進行推廣?是否具有特殊形式?如果超出了它的適用範圍,為什麼不能應用?會產生什麼樣的錯誤?等等。恰當地思考上述問題,對於正確把握定理、公式,靈活掌握解題方法,是很有幫助的。

4.從相互比較中發掘問題

數學物件是相互聯絡的,相互之間常常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為了深入認識事物的個性和共性,弄清事物間的內在聯絡,我們也可以通過適當比較來發掘問題。例如:平時複習中,可以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比較,把新知識與舊知識相比較,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比較,把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相比較,把形同質異或質同形異的問題相比較,等等。通過這樣的比較,常常能得到不少有價值的問題。

機器學習哪些數學課程?

過去的幾個月中,有幾人聯絡我,訴說他們對嘗試進入資料科學的世界,以及用機器學習的技術去探索統計規律並構建無可挑剔的資料驅動型產品的熱忱。然而,我發現一些人實際上缺乏必要的數學直覺和知識框架去得到有用的結果。這便是我決定寫這篇博文的主要原因。最近湧現出了很多易於使用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軟體包,例如 ...

如何用數學課件製作工具畫函式切線

作為數學老師必備的課件製作工具,幾何畫板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方便,不僅可以畫幾何圖形,還能畫函式影象。其有別於其它的幾何繪圖工具,研究函式圖象時少不了函式的切線,怎樣用幾何畫板畫函式切線呢?幾何畫板軟體獲取位址 以函式f x x3 5x 2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1.繪製函式 f x x3 5x 2 的圖...

重溫數學課 一 解析幾何

解析幾何是從事graphics方向研究工作的入門數學課,大體上是在高中解析幾何內容上稍加擴充套件,強調定理與推論的推導過程。內容包括 向量平面與直線 常見曲面 矩陣基本概念 座標變換 二次曲線化簡 向量共線共面,基,線性組合,最大線性無關組 仿射座標系 3點共線的條件 向量內積,座標表示 向量外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