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訊化之目的,是通過資訊系統的部署和實施來提高產品研發和生產運營的效率,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訊系統的規劃通常包括:目標制定、需求分析、方案規劃、階段劃分等內容。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闡述如何基於「企業架構」思想,進行企業資訊化的規劃方法和落地過程。
所謂「企業架構」,常規的解釋是:基於業務導向和驅動的架構來理解、分析、定義、構建、整合、擴充套件、執行和管理資訊系統。
基於「企業架構」,首先是對企業的業務架構模型進行分析,再進行資料架構的定義,然後對系統應用架構的規劃,最後選擇落地的技術框架,其關係和構成下圖所示:
企業業務架構,就是從企業或部門戰略層面,定義了企業、部門的業務策略、管理組織和業務流程。是對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和資訊系統的抽象描述,包括企業戰略、組織、職能、流程、系統、資料、網路部署等的完整描述。而在過去乃至當前,國內的大多數企業在進行it規劃和資訊系統投資時,都會跳過企業架構這個環節,直接進入到專案的建設,這很可能導致:
a) 資訊化建設與業務需求脫節;
b) it重複投資,缺乏前瞻性和整體性;
c) 資訊系統各自為政,出現資訊孤島等現象,陷入系統整合陷阱;
……那麼,如何來進行企業業務架構的分析和整理呢?使用業務架構圖的方式,以結構化的方式,來說明企業的業務架構:
基於上圖的企業業務架構,再層層往下分解,直至每個業務領域的流程和步驟,最大程度的還原業務流程,幫助資訊管理部門把握企業整體業務模型,進而從戰略層面優化資訊化規劃,整合資訊化流程、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大資料時代」,以「資料中心」建設為載體,開展資料架構規劃,已成為企業資訊化的關鍵環節,也是建設企業資訊系統的必經之路。
資料架構的分析和定義,必須在已經理清了業務架構模型的基礎之上進行。資料架構將實現業務模型向資料模型的轉變,業務需求向資訊功能的對映,企業資料向企業資訊的抽象。
資料架構將企業業務,實體抽象為資訊物件(邏輯資料、物理資料及其它們的關係等),將企業的業務運作模式抽象為資訊物件的屬性和方法,建立物件導向的企業資料模型。
資料架構規劃的內容有資料模型定義、資料與業務功能關係、資料與系統功能關係、資料標準、資料生命週期、資料介面等。
通過系統資料架構的分析和定義,確保資訊系統為業務流程和業務部門提供全面、一致和完整的業務資料。
應用架構以資料架構為基礎,建立起支撐企業業務執行的各個資訊系統,通過資訊系統的整合執行,打通企業的業務資料介面,實現企業各類業務資訊的自動流轉,它集中描述了資訊系統功能和技術需要實現的內容。
應用架構一般分為兩個層次,企業級的應用架構和單一資訊系統的應用架構。最常見的資訊系統應用框架,常被稱作「業務藍圖」或「功能藍圖」。下圖的示例中,描述企業門戶,和基於其上的三個資訊系統的功能藍圖和關係:
資料架構定義和應用架構定義,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互相依賴,可以合稱為「資訊系統架構」,清晰定義了各個資訊系統的邊界,明確各資訊系統間的整合介面,從而保證企業全域性資料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根據資訊系統架構,就可以制定企業各個資訊系統的實施計畫、步驟和優先順序。
技術架構,主要定義企業資訊系統的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以及需要支援業務、資料和應用系統部署的軟硬體能力,包括it基礎設施、中介軟體、網路、通訊協議等。由於這些內容易於理解,在此就不展開闡述了。
通過業務架構、資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的逐層分析和落地,可以促使我們在規劃企業資訊化戰略和方向,特別是進行企業各資訊系統實施時,能夠使各資訊系統能真正有效的管理企業流程,保證企業戰略意圖的落實;避免部門壁壘和資訊孤島,保證跨部門資訊的一致和準確,同時也降低了資訊系統的實施風險。
企業資訊化IT架構方法
一 頂層業務架構 上 打通上游 商 中 打通內部各業務部門 打通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 中 打通各地區域 分支機構 下 打通倉儲物流 渠道分銷 服務商 外 打通電子商務 外 打通最終消費者 二 頂層業務建模方法 1 戰略分解法 三年規劃 今年戰略目標 明年戰略目標 今年戰略目標行動方案 2 組織流程法...
企業資訊化與開源架構
企業資訊化是什麼樣子的?乙個主機房和許多 pc機連成乙個網路就是資訊化?問題不是這麼簡單。那麼,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在企業中,胖客戶機 fat pc 多了,非常不易管理。病毒和諜件侵擾 故障不斷,都是胖客戶機的毛病。能不能把胖客戶機上執行的某些應用軟體功能轉移到 客戶機伺服器 上,進行統一管理?使胖...
企業資訊化技術架構展望
企業使用者慢慢的從前期選用一些同行業成功的專案案例來複製,或者選用一些知名的諮詢公司提出的行業內通用方案,轉型為自己主動認真思考什麼是自己需求,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資訊化之路。做為企業資訊科技架構設計,我們需要考慮在軟體及平台產品實施後能真正給使用者帶來什麼,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套整體技術框架平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