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訊化是什麼樣子的?乙個主機房和許多
pc機連成乙個網路就是資訊化?問題不是這麼簡單。那麼,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在企業中,胖客戶機(
fat pc
)多了,非常不易管理。病毒和諜件侵擾、故障不斷,都是胖客戶機的毛病。能不能把胖客戶機上執行的某些應用軟體功能轉移到「客戶機伺服器」上,進行統一管理?使胖客戶機變為瘦客戶機(
thin pc
)?gartner
認為,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自1999
年提出的
ltsp
(linux terminal server project
),現今有了很大進展。
ltsp
伺服器(
4.2版本)能夠擔負「客戶機伺服器」的角色。
2007
年春,ltsp
伺服器5.0
最新版本將執行在
ubuntu
、fedora
平台上。瘦客戶機硬體銷售去年增長了
38%,達到
220萬台的出貨量。
採用客戶機伺服器方案的優點是不難想象的。乙個
4gb記憶體的客戶機伺服器一般掛接
50臺瘦客戶機不成問題,此時的瘦客戶機上都能執行辦公套件、用瀏覽器上網衝浪、收發郵件和玩電子遊戲,等等。這種系統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這種方案特別適合廣大中小學的課堂教學活動。
企業資訊化是非常複雜的。一般說來,採用開源技術解決企業資訊化是完全可能的。比如,
lamp
架構的「
openpro
」企業erp
開源解決方案,採用定購經營模式。但是,企業資訊化不純粹是軟體問題。沒有優質可靠的技術支援服務,任何軟體也不能解決好企業的資訊化問題。紅帽公司的
lamja
(linux
+apache
+mysql
+jboss
+)開源架構附帶有效可靠的網路技術支援,就是一種很可靠而且有效的企業資訊化解決方案。
根據法國
www.nexen.net
**的網路電子調查,今年
8月份,中國境內
apache web
伺服器的應用率只佔
18.64%
,全世界排名倒數第二。根據最新發布的《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社群(站長)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網路社群主機伺服器,
windows
作業系統佔
67.4%
的比例,
linux
作業系統只佔
21.8%
的比例。由此可見,中國境內
linux
平台上的開源架構(
lamp
或者lamja
)應用情況確實很低。企業資訊化採用開源架構不足
20%,甚至在
10%左右。
企業資訊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某些人的觀念陳舊,不能與時俱進,跟上國際發展潮流。他們喜歡自己抱著複雜的資訊基礎結構(
infrastructure
),不肯放手外包出去;搞系統整合,東拼西湊,結果往往是單項效能最優、整體效能極差。一些企業的首席資訊官(
cio),往往只喜歡買裝置,不喜歡買服務,更不願意接受「定購」(
subscription
)的先進觀念。在這種客觀情況(國情)下,單靠開源企業「硬攻」開源市場,確實很吃力,市場成本極高。
近年來,我逐漸悟出乙個道理:要從開源教育入手,培養大批開源志願者。
windows
盜版氾濫,培育了一批人。這批人,吃定了
windows
。我們要在學校教室教學過程中,採用
ltsp
伺服器,一律使用
linux
瘦客戶機,從低年級就使學生們就接受
linux
。據有關報道,在印度的一所小學裡面,一位印度小女孩天真地說:「
windows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們試想,等她長大了,她怎麼會迷上
windows
呢?在中國,要搞
linux
,多年來的事實證明,僅僅侷限於在高層人士間周旋,是遠遠不夠的。搞企業資訊化,採用開源架構,要靠一批志願者(
volunteers
),組建大批
lug(
linux
使用者組),走所謂「草根」(
grassroots
,基層群眾)之路。十年已經過去了,這不算什麼。我們要看未來的十年。等到那個印度小女孩長大了,情況一定會發生變化的。
企業資訊化IT架構方法
一 頂層業務架構 上 打通上游 商 中 打通內部各業務部門 打通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 中 打通各地區域 分支機構 下 打通倉儲物流 渠道分銷 服務商 外 打通電子商務 外 打通最終消費者 二 頂層業務建模方法 1 戰略分解法 三年規劃 今年戰略目標 明年戰略目標 今年戰略目標行動方案 2 組織流程法...
企業資訊化
要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企業資訊化規劃的概念,我們需要首先認識什麼是企業資訊化。所謂企業資訊化,就是企業將資訊科技手段應用到企業的生產和運營管理中,利用資訊科技來改造和提公升自己管理水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先進的資訊科技和管理手段去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 經營 設計 製造 管理和...
企業資訊化
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我們要實現跳躍式發展,不再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並且應該看到 企業資訊化是城市資訊化,區域資訊化和國家資訊化的重要基礎 企業資訊化 企業資訊化是指在企業業務流程和生產經營活動重組和優化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技術 網路技術和資料技術對企業進行 整合化管理,實現企業內部 外部資訊共享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