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20歲的時候,我所做和所想的無非一件事: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我的生活非常豐富,我總是很忙:社團、戀愛、交友、上網、學習、開**……整天上躥下跳。我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一長串的形容詞。
跟朋友們吃飯,我吐槽學業;在同學面前,我吐槽社團;跟社團的友人,我吐槽男票;和男票約會,我吐槽室友;回到宿舍臥談,我吐槽**店的買家……
每次吐槽,我得到的卻是大家的包容、理解,甚至讚賞和崇拜:哇,你好厲害哦!學建築將來會賺大錢吧!聽說你還參加社團經常去國外交流?好羨慕你,這麼年輕就去過這麼多國家~還在社團當幹部,能力很強呢!我看過你做的那些海報宣傳單,你拍的**很好看,你這麼高的水平完全可以出去接私活兒了吧?還這麼有經商頭腦,是遺傳了你爹吧?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多談幾次戀愛體驗一下,唉,我就特別宅,都沒什麼人追!
❤我就真把這些客氣話當真了,越發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是乙個精力充沛、能力拔群、聰明過人的年輕人。也確實有很多人被我給唬住了,覺得我挺厲害的,好像說起什麼我都能插上話。
但現在,我充分意識到當年的我是個什麼貨色:合唱團裡最會畫畫的,建築學院裡最會唱歌的,朋友圈裡談過最多次戀愛的,**店主裡學歷最高的,同年級裡年齡最小的,同齡人裡去過最多國家的,遊客裡最會拍照的……而當我:在合唱團裡比唱歌,在建築學院比畫畫,在**店主裡比生意,在同年級裡比績點,在驢友圈裡比經歷,在攝影論壇比水平,我他媽其實什麼都不是。
空桶總是響得最厲害。既不想付出與回報相稱的努力,又想盡可能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於是靠發出很大的響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和掩蓋自身的貧瘠。
❤當周圍聽我吹侃、給我鼓掌的人漸漸離去,剩下我乙個人面對自己時,我才驚醒了,我開始問自己,我活得這麼熱鬧,然而到底做了什麼?
20歲時的我,付出30%的努力,就能得到70%的效果,並以此為榮;甚至有點兒看不起,那些付出了100%,才能得到70%的人。結果怎樣?結果我真想呵呵我自己。
為什麼很多事作為興趣愛好可以做得很好,但一旦變成職業就沒那麼喜歡了?因為作為興趣,你只要付出30%的努力做到70%就已經很好了;而作為職業,你必須付出150%的努力來達到100%。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現在的我已經沒有那麼狂妄了。我接受了人生的設定:面子和裡子,你只能先要乙個;真正"什麼都知道"的人,反而更懂得自己的無知。人生沒有投機取巧的路,腳印多深,只有你自己清楚。
不知道我這答案算不算扣題,我想說,越是那些看起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的人,越可能是半瓶子晃蕩的樣子貨,真有料的人是不會到處得瑟的。說得多了,做得反而可能越少。什麼時候學會閉嘴了,可能就能開始告別"一事無成"的境地了。❤❤
❤❤❤廣度"往往遠比"深度"容易做到
。我希望自己是"t"
字型的人,但以前只是個"
一"字型。本應深入挖掘的東西,我並沒有鑽進去,而且還為自己的"豐富"沾沾自喜。
多樣性並非無關緊要,我直到現在,也不覺得自己是個乏味的人,那些愛好我還依然保留著。似乎看問題只有兩個極端,我批判了從前那個"涉獵頗廣,但鮮有鑽研"的自己,並不代表我現在就走上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做好女博士"的路。我也並沒說涉獵廣泛、不求甚解就不好,我覺得不好的是,"既不想付出與回報相稱的努力,又想盡可能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於是靠發出很大的響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和掩蓋自身的貧瘠"。
而且,就算我現在啥都不幹了,一門心思鑽研我的本職工作,我也不見得就能nb起來……><
為什麼有的人永遠做不好SEO?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精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任何乙個行業一定會有一批拔尖的和平庸的,seo行業也是一樣。做任何行業我們都是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熟練,從熟練到能手,從能手到高手。有的人能做的很好,而有的人卻總是做不好,從同一水平線上開始做起,到最後相互之間成績有www.cppcns.com好有差...
為什麼有的人有心事就容易失眠?
大腦需要空間,既要有正常的氣體交換,又要有釋放的通道,還要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保持同步。當乙個人有心事的時候,大腦會記憶並儲存這類資訊,記憶和儲存這類資訊就使得大腦空間被壓縮,大腦空間被壓縮後,大腦的正常氣體交換受限,受限後二氧化碳排出延遲,大腦中二氧化碳增多,又使得大腦空間被再壓縮。大腦空間被壓縮影...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當一家公司需要任命一名團隊主管的時候,高階領導者通常會選擇團隊中表現最高效的人。晉公升為管理者的明星員工中,有些人會大獲成功,但是還有許多人會徹底失敗。一旦失敗,他們往往會離開組織。這樣一來,公司就要付出雙倍代價 團隊失去了新主管,公司也失去了最佳員工。而且,新主管一旦失敗,他自身也可能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