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學與企業管理

2021-06-21 07:21:32 字數 2714 閱讀 5826

孔學與企業管理

我們還是脫不了企業組織管理這個中心焦點,因為這是我們的目的,不管是西方方**或西方哲學,或是中國方**或中國哲學,這都是為我們所用的各種手段,關鍵還是提公升我們自己的組織效能,千萬不能忘了我們這個本。

組織是由每個人組成的。人的效能是組織效能的基本組成部分。人的效能由人的素質、動力、能力三部分構成。素質又分為意識態度(人生觀念/價值觀念/社會觀念)和素養(規則/禮儀),動力又分為精神(自尊重視/自信/成就/價值意義)激勵動力和物質激勵動力,能力又分為知識(知道)和技能(能幹活)。而組織效能不僅由每個組織成員個人效能影響,而且還受人和人之間的配合、根據時機不同而不同組合變動的影響。

我挺羨慕胡適馮友蘭這樣的人,他們生在清朝自幼接受紮實的古典文化,又留學歐美學習了紮實的西方科學和方法工具,並且還能融會貫通。他們親身經歷感受了東西兩方的紙面上的機制與制度,又親身經歷感受到了東西兩方的日常現實,不會像我等都是道聽途說要麼捧的很高要麼狠踩。

他們倆都用西方的科學研究方法剖析過中國哲學,建議迷著國學、儒教儒學、佛學佛教的人先看看他們的《中國哲學史》,把這些思想學說都歸到哲學範疇內去討論,用哲學的角度、方法來看待。

我不敢追尋國學,因為它包含太多(哲學、史學、宗教、文學、禮俗等等)。我也不敢追尋儒學,因為它也包含太多(孔孟四書五經、曾子、荀子、程頤朱熹、王守仁黃宗義等等)。我只能縮到最小範圍最初根本,那就是孔子所關注的範圍:《論語》、《春秋》、《尚書》、《禮記》、《詩經》、《樂經》、《易經》。

孔子述而不著,是因為孔子認為先賢早就把事情想穿了,只不過現在的人把本忘了,甚至有些謬人把書中道理添油加醋扭曲了,所以需要修編,然後到處傳播教育讓人們回歸本。所以孔子是大整合者、思想者、教育者。

《論語》是孔子的精彩語錄被**們記錄下來結集而成,是孔子對諸多事物的自己的觀點。其他成體系的觀點孔子認為都在他指定的課本中(《春秋》、《尚書》、《禮記》、《詩經》、《樂經》、《易經》)。

《論語》的觀點主要分類為:做人的要點、學習的要點、教育他人的要點、士大夫從政要點、帝王治理國家要點。這符合大學中說的:修身、齊家、治國(諸侯國)、平天下。這也符合孔子說的:學以致用、學而優則仕(這就是致用,孔子是有政治抱負的)。

諸侯國、天下國家都是非血緣、有利益驅動所組織在一起的團體,所以和企業組織很相似,只不過比企業組織規模更大、所面臨的問題更錯綜複雜。這就是孔學和管理學結合之處,這就是我們思考孔學和管理的價值。

孔子對於做人的要求是:正直、透明光明、決斷磊落、要言行符合禮制(普通人之間【父子/兄弟/夫妻/鄰里】的禮制學習《禮記》、君臣之間的禮制學習《尚書》)。孔子明確提出五項標準: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孔子還要求做人要常反思自己(日三省吾身),不斷學習改進提高自己。

但是孔子還提出了大人(君子)的概念。剛才咱們只是說了孔子對於普通人的基準,孔子還提出更高的大人(君子)。什麼是君子的標準: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君子重視自我修養、君子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君子要有高於利益的人生追求和理想、有自己的做人做事準則。孔子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教以《詩經》《樂經》。「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孔子認為你要從政治理社會與人民組織,就得先把自己做到普通人標準,然後再做到君子大人的標準。

對於學習,孔子講究首先在於愛學、樂意學。要隨時隨地的學(學而時習/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要讀書和反思總結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

孔子認為學習不僅可以淨化自己的靈魂,協調自己的社會行為,而且還要有教育他人的目的。讓更多人可以像自己一樣有理想有道德,那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孔子也認為天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力和必要,但因為人的覺悟層次不同,所以孔子也說了教育要因材施教、要隨時隨地(論語就是這麼來的)。

孔子對於治天下的帝王也提出了帝王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準:治國的前提在於君子主要嚴於律己,治國的基本方法是「選才、富國、育人,立法」,治國的基本原則是講究信用言行一致、愛護人民,治國的根本在於,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要舉止端莊、眼光遠大、勤勉、有章法依次而進。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各做到自己角色崗位的權責、之間的禮儀規則。孔子斧正《春秋》和《尚書》就是希望通過歷史故事案例而不是通過干巴說理來告訴君子/士大夫/帝王如何治理國家。

不過孔子晚年也常讀《易經》。孔子的一生樹立了各層次人(普通人/君子/士大夫/帝王)的做人做事/人與人之間的標準,這就是本這就是經。但孔子經過大半生的傳播、說服、教育也感到事情都有環境局勢所限制,不能夠完全按標準做到。那怎樣掌握這個變化權衡的尺度呢?這就是孔子閱讀思考並推廣《易經》的作用(什麼算命鬼神都是後人歪解)。孔子開始講究經與權,希望大家掌握好經與權的平衡、中庸,既要順天命也得盡人事,要因勢利導、借勢再造勢,要動態掌握好平衡。

所以從《論語》、《春秋》、《尚書》、《禮記》、《詩經》、《樂經》、《易經》,我們能學習到孔子對人的素質(意識態度/素養)、動力(精神激勵)的提公升,也能學習到孔子對於管理者的建議管理方法(選才、育人、立法、富國)。這樣來看,孔子頗有點像現代管理界的德魯克。德魯克一生著書、教育、指導,其所宣導的組織管理思想也和孔子很相似。

但要記住,孔子和德魯克都是管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屬於匯流排總綱級別,我們做各行各業各層次的管理者,需要有自己的專業技能,也需要有自己本層次本崗位的管理工作工具,道與術長與短一起應用方能解決我們的具體日常業務提公升問題。我個人認為 術就是方法工具、法就是橫向縱向配合流程/流程環節中的制度要求、道就是定位/原則/導向。我個人認為孔子和德魯克的書籍都是道的層面,確定定位/原則/導向。在這些原則/導向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學習swot分析、戰略地圖、專案管理、績效管理等管理工具仍然非常有必要。孔子和德魯克都贊同個人要修身、組織要立法,不能因為期望每個人都修身成功而廢棄立法,也不能因為立了法而不重視每個人的修身。

SWOT與企業管理

swot 分析是市場研究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謂swot 態勢 分析,指把與研究物件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優勢因素 弱勢因素 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通過調查羅列出來,並依照一段的次序按矩陣形式排列起來,然後運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或對策。swot 分析把...

企業管理 寬容與尊嚴

今天看到了乙個小故事,感覺很不錯,貼在下面 外祖父年輕的時候曾經跟人做生意,有一次他的父親病了,急需用錢,他趁老闆不在的時候偷了 5塊大洋。結果被正好回來的老闆看到了。外祖父極其尷尬難堪。但是老闆說,我忘了給你了,那正是你應得的紅利,趕快拿去吧。外祖父知道那是老闆保全他的面子啊!他從此臥薪嘗膽,終於...

企業管理 關於管理

乙個企業的管理過程大體要經歷下面的幾個階段 最初是因為無法管理。然後感覺到管理重要了,就會進入初步管理。隨後有些管理者因為經驗不足,產生了過度管理。當發現已經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員資訊和資料的時候,管理就達到了巔峰,而在這個巔峰的初期一定是什麼都想管,什麼都想控制,但是經歷過以後會發現,這樣效率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