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勤 從香港台北看中國資訊產業未來

2021-04-19 10:27:18 字數 2298 閱讀 2883

圖為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董事長張亞勤

七月底的北京仍然驕陽似火,但更火熱的是一天濃似一天的奧運氣氛。在08年北京奧運即將召開前夕,我奔赴香港、台灣,與港台產業界人士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香港**的科技藍圖

此次赴港,我有幸同香港特區**負責經濟發展及資訊化的主管見面並進行了交流。從與他們的交談中我發現,香港越來越重視基礎科研及人才培養,並採取了一系列切實的行動。

由於香港是乙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拿到博士學位並不意味著就能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相反,如果你希望從事it業內的銷售和市場工作的話,乙個碩士甚至學士學位就已經足夠了,而且早出來早賺錢。香港是亞洲資訊產業的乙個重要中心,許多大公司的亞太或大中華區總部都設在香港,然而這只能說明香港擁有it產品銷售的渠道優勢和營銷優勢,它還不是乙個理想的從事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地方。香港在學術探索方面面臨著一些障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缺乏從事基礎研究的氛圍和優秀的、有潛力的後繼人才。特區**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在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創新能力的積澱和人才的貯備。

特區****告訴我,香港特區**除了透過創新科技署支援各相關機構的人才培訓計畫外,在2008至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內,已經提出兩項新措施,包括由2009至2010學年開始,逐步增加八百個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公費獎學金,涉及的額外開支每年接近三億元。**還一次性撥款180億元,設立研究**,為大專院校提供穩定的、豐富的資源,以支援其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此外,特區**還致力於建設科學園專案,以促進創新及科技企業發展。

這些資訊讓我深感振奮。香港已經在it市場營銷方面積累了深厚的資源,加上完備的、充滿活力的金融和服務體系,如果能夠不斷積累研發資源和創新成果,一定會在新一輪的資訊產業發展中再上層樓。

台灣的硬優勢與軟實力

此次到訪台灣,被台灣**稱為「旋風訪台」,豈知另一位「風兄」也不期而至--它就是颱風「鳳凰」。7月28日,台北風雨交加,暴雨如注,但「智造創新,慧及全球」的論壇活動會場內的氣氛卻十分活躍、高漲。

在我看來,台灣在it產業上的硬優勢是十分明顯的,這與其資訊和積體電路產業相對成熟有著密切關係。台灣在ic工業設計、工藝等研發方面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台灣在計算機硬體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技術的研發方面,已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生產線和企業,而新竹工業園則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厥功甚偉。以半導體材料的包裝為例,過去這個行業在美國基本掙不到錢,只好放到台灣去,然而台灣人卻在半導體材料的包裝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過去在美國包裝乙個單晶元,體積會擴大30%。台灣地區的科研人員不斷對該項技術進行創新、研究和試驗,使其下降到20%、10%、5%,現在,甚至能夠在不增加任何體積的情形下進行高質量的包裝。這是多麼大的科技進步!這充分體現了台灣半導體工業科研人員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專業精神。

目前台灣在膝上型電腦設計、晶元設計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全球91%的膝上型電腦和98的電腦主機板都是由台灣廠商生產的,這成就了台灣在全球資訊產業中十分矚目的地位。

總體而言,台灣的硬優勢在資金、技術、硬體及市場方面都是十分明顯的。但台灣的產業發展,除了硬優勢之外,還需加上「軟實力」,這包括創新能力、軟體、企業文化、人才、品牌及輻射效應,唯有兩者相乘,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及競爭力。

此次訪台,微軟宣布即將在台灣成立的「硬體創新中心」,首先將以數字家庭、**中心家庭劇院電腦、多**裝置及智慧型裝置服務的開發為主。在產業向「雲- 端」計算方向發展的時代,「雲」計算能力的強大也對「端」的功能和操作介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硬體方面的創新,我們完全可以將微軟的「軟實力」與台灣的 「硬優勢」充分結合,像美麗的鳳凰,再飛沖天。

中國資訊產業的未來

與10年前相比,中國的資訊產業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硬體製造方面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許多在中國本土成長的公司已經變為全球性公司;中國還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和手機市場。

不僅如此,中國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的創新基地,許多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研發機構和團隊。微軟早在10年就開始在北京設立基礎研究機構,此後不斷投入創新資源。目前,已經打造出乙個由3000名一流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設立了自己的研發園區。研發集團集基礎研究、技術孵化、產品開發、戰略合作於一體,已經在許多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windows vista、office 2007、exchange 2007等,同時在人才培訓、合作創新、軟體外包方面與本地合作夥伴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在美國,許多優秀的學生傾向於選擇商業管理專業,it相關畢業生逐年減少;而印度則著力發展外包,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在資金和技術全球化流動的今天,中國發展資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大陸擁有大批的人才和巨大的市場;香港是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台灣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工業能力和硬體開發基地之一;研發創新和人才培養已經成為三地產業人士的高度共識。所有這些優勢的集合一定會使中華民族在新的世紀出現新的騰飛,引領下一輪資訊產業發展的浪潮。

張亞勤訪談摘錄

中國it的創新能力差是因為太急功近利 主持人 中國的研發集團包括微軟亞洲研究院是第二大的研發集團,中國的工程師無論是說在人數上還是規模上,可能都是非常靠前的。張亞勤 是。主持人 但是從研發的成果上來說,我們卻發現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 it行業 pc行業卻總是少很多創新的地方,往往都是在跟隨美國最新的技...

摘錄 微軟張亞勤談中國軟體發展

今年年初,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成立,張亞勤要用1000多名研發人員和過億美元的投入應對 昔日戰友 的挑戰,並將戰線延伸到新一代多 新一代資訊處理技術 新一代使用者介面和新一代無線及網路技術等多個領域。張亞勤說 預計未來3年至5年,我們的研發人員將達到3000人至5000人。中國軟體業何時趕超印度?中國每...

張亞勤 雲計算,微軟並沒有遲到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微軟中國董事長張亞勤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目前炒得火熱的雲計算並沒有新鮮的內容。早在8年前微軟提出的.net戰略中已經包含了雲計算的內容,只是當時翻譯成網格計算等名稱。net戰略囊括 雲計算 從去年起,雲計算 成為業內熱論的焦點,ibm google等爭先恐後提出了雲計算,雲計算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