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規劃的目的和步驟
企業系統規劃法
總體規劃是管理資訊系統生命週期中的第乙個階段,也是系統開發過程的第一步,
其目的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明確系統「是什麼」的問題,也就是進行頂層設計,描繪出資訊系統的架構,並對目標系統提出完整、準確、清晰、具體的要求。
總體規劃的目的:
保證資訊共享
協調子系統間的工作
使開發工作有序進行
需求初步調查
確定系統建設目標
初步確定子系統組成與基本功能
擬定系統實施方案
可行性分析
編制可行性分析報告
需求初步調查:
現行系統的目標和任務
現行系統的概況
現行系統的環境和約束條件
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和子系統的劃分
新系統的開發條件
確定系統建設目標:
新系統目標應具備的重要特性:
目標的總體戰略性
目標的多重性
目標的依附性
目標的適應性
目標的長期性
可行性分析:
可能性:開發的條件是否具備
必要性:客觀上是否需要開發新系統
四個方面分析:
經濟上的可行性:新系統的經濟可行性分析的含義是,估算新系統開發和執行所需的費用,以及新系統的效益,將投資和效益進行比較,說明在經濟上是合算的。
管理上的可行性:
管理上的可行性是考慮當前系統的管理體制是否有條件提供新系統所必需的各種資料,企業最高層領導及各級管理人員對開發建設乙個新系統來代替現有系統的需求是否迫切,即新系統的必要性
技術上的可行性:
技術上的可行性是根據新系統的目標來考慮系統的軟硬體裝置、計算機聯網能力、網路及資料安全保護措施、輸入輸出裝置、大容量存貯裝置等。技術力量不僅考慮技術人員的資料,更應考慮他們的經驗和水平。
開發環境上的可行性:
企業領導意見是否一致,有無資金,能否抽出骨幹力量參加新系統開發等,簡單的說就是企業能為新系統的開發建設提供乙個長期的、良好的環境。
編制可行性分析報告
報告內容:
引言(主要包括想哭摘要、開發背景等)
現行系統調查與分析
新系統建設方案
可行性論證
結論bsp方法概述:
企業系統規劃法簡稱:bsp,用於管理資訊系統總體規劃的方法,應用最為廣泛
bsp方法原則:
支援企業的總目標
面向企業中管理各層的要求
從方**上擺脫資訊系統對舊組織的依從性
使資訊系統在結構上有良好的整體性
自上而下規劃和自下而上實施相結合
工作流程:
研究專案的確定
研究的準備工作
研究開始階段
定義企業過程
定義資料類
分析當前的系統支援
研究管理部門對系統的要求
提出判斷和結論
設計資訊系統總體結構
確定子系統開發的優先順序
評價資訊資源管理工作
指定建議書和開發計畫
研究成功報告
定義企業過程
又稱為企業的過程識別,指的是企業資訊系統環境的了解,整個bsp研究中最關鍵和重要的活動之一
企業過程是指企業資源轉化和資源管理中有邏輯關係的決策和活動
定義資料類
又稱為資料類的識別,就是對企業資料需求的了解,定義資料類後,要與企業過程關聯起來
資料類是指支援企業所必需的,在邏輯上相互聯絡的,並能組成相對獨立的完整資料單位的那些資料部分
企業資源
企業資源是被管理的物件,企業中的各項管理工作都要涉及資源的管理
企業資源可分為關鍵性資源和支援性資源,此外,還有一些不以具體產品形式存在的「資源」,就是企業的計畫與控制
關鍵性資源:企業中的產品與服務
支援性資源:為實現企業目標必須使用、引用和消耗的那些資源,如原材料,資金、裝置人員等。
資源的生命週期:
是指一項資源由取得到退出過程所經歷的階段
主要四個階段是由:需求、獲取、服務、退出
定義企業過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基本方法:
對企業的現實活動進行調查,以企業的關鍵資源為線索,追溯其生命週期,通過分析與綜合,最終完成企業過程的定義
企業過程的一般步驟:
從計畫/控制資源著手:可以識別出企業戰略規劃與管理控制兩個層次的過程
識別產品/服務過程:根據其需求、獲取、服務、退出4階段的生命週期,對每一階段,用一些過程進行管理
從支援性資源識別企業過程:其方法與產品/服務識別過程類似
定義資料類
企業資料的4種型別
以資源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對資訊的不同需求,可將企業中的資料分為4種型別:
庫存文件型、計畫型、事務型、綜合統計型
庫存文件型:記錄資源的狀況
計畫型:反饋目標、資源、轉換過程等計畫值
綜合統計型:反映企業狀況,提供某些反饋資訊
企業資料的識別方法
企業實體法:企業實體法主要工具:資料/實體關係矩陣
企業過程法:過程/資料關係矩陣
子系統劃分的基本原則
子系統在功能上應有相對的獨立性,通常子系統不應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過程
子系統在資料上應有自身的完整性,一般乙個資料類職能由乙個子系統產生
子系統的型別:
僅產生資料而不使用其他子系統資料的子系統
使用資料,也產生資料的子系統
指使用資料,而不產生資料的子系統
開發優先順序的基本原則:
子系統需求程度與潛在效益的評估
技術約束分析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二 01
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由乙個或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進行的各種活動 概念的三個方面含義 1.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他人的工作 2.管理工作是通告協調其他人的活動來進行的,追求群裡的協同效應 3.管理就是去營造一種激勵環境,使其他所有工作人員努力工作,發揮群體的協...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小結
明天就要自考了,心中充滿了忐忑。這次還好,報了兩門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 為了消除那麼一點點對考試的恐懼感,把學過的知識過個小結,增強下自己考試勝利的信心。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很像軟工,許多知識原來都接觸過,不過它比軟工更細緻,設計到很多原則 步驟 進行目的,更側重於管理對專案開發...
資訊系統開發有管理
做了一套題,又總結了下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感覺又有了新的認識。這本書應該說總體的設計都是非常具有邏輯性的。內容設計的有些水到渠成。要說結構的話,應該算是總 分結構吧。一開始就以一篇概述全面的介紹了此書。我總結了以下的圖。資訊 系統 開發與管理和我這幅圖特別像。我感覺這本書主要環繞這四個方面來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