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開發:
又稱生命週期法。
特點:1)使用者至上的原則;2)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每個階段有明確的任務和取得的成果;3)強調系統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和全域性性;4)系統開發過程工程化,文件資料標準化。
優點:理論基礎嚴密,它的指導思想是使用者需求在系統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結構化方法注重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和全域性性。
缺點:開發周期長;文件、設計說明繁瑣,工作效率低;要求在開發之初全面認識系統的資訊需求,充分預料各種可能發生的變化,但這並不十分現實;若使用者參與系統開發的積極性沒有充分 調動,造成系統交接過程不平穩,系統運 行與維護管理難度加大。
一般適用於:組織規模較大、組織結構相對穩定的企業,這些大型企業往往在業務處理過程規程、資訊系統。資料需求非常明確,在一定時期內需求變化不大。
原型化開發:先開發出乙個原型並執行之,然後反覆對原型進行修改,使之完善直到使用者滿意。
特點:實際可行;具有最終系統的基本特性;構造方便、快速,造價低。加快需求的確定;簡化專案管理;加強使用者參與與決策。
優點:需求表達清楚,利於確認各項系統服務的可用性;降低開始風險和開發成本。
缺點:不適用於開發大型的資訊系統;系統難以維護;如果客戶合作不好,會拖延開發進度。
一般用於:使用者需求不清的軟體開發,管理及業務不穩定,需求經常變化;規模小,不太複雜;開發資訊系統的最終使用者介面。
螺旋模型開發:螺旋模型強調風險分析,使得開發人員和使用者對每個演化層出現的風險有所了解,繼而做出應有的反應,因此特別適用於龐大、複雜並具有高風險的系統。對於新近開發,需求不 明確的情況下,適合用螺旋模型進行開發,便於風險控制和需求變更!
資訊系統開發有管理
做了一套題,又總結了下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感覺又有了新的認識。這本書應該說總體的設計都是非常具有邏輯性的。內容設計的有些水到渠成。要說結構的話,應該算是總 分結構吧。一開始就以一篇概述全面的介紹了此書。我總結了以下的圖。資訊 系統 開發與管理和我這幅圖特別像。我感覺這本書主要環繞這四個方面來說。看...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小結
明天就要自考了,心中充滿了忐忑。這次還好,報了兩門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 為了消除那麼一點點對考試的恐懼感,把學過的知識過個小結,增強下自己考試勝利的信心。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 很像軟工,許多知識原來都接觸過,不過它比軟工更細緻,設計到很多原則 步驟 進行目的,更側重於管理對專案開發...
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六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兩個階段 總體設計 詳細設計 最終交付 系統設計說明書 內容 根據分析階段產生的文件資料,確定新系統在計算機內的程式模組組成,以及各模組之間連線方式,用一定工具將設計成果表達出來,設計 輸入輸出設計 人機介面設計 資料庫設計 模組處理設計 安全設計等 完 員 系統設計人員 培訓工作 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