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 -–張德芬
這是自己讀到的第一本講靈性的著作(靈性是作者的說法,我對這個詞有一定的牴觸心理,因為覺得靈性應該是很高階的東西,我等俗人不能觸及,包括作者。)
雖然對書中一些觀點不甚認同,但它論證過程中的一些現象和思維方式,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也確實使我在情緒上開始開朗和樂觀,開始拋棄對虛無縹緲的外在東西的追逐,當然同時也擔心這種情緒會導致我不進行自我批評和學習以及不思進取;
書中將一些本來很易懂,大家也認同的東西說的文鄒鄒,故意顯得高深,這點比較不習慣。
比如能量相關的很多描述,其實就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以及態度決定一切。
比如區分快樂和喜悅,說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影響而產生,而喜悅是從內而發,我覺得這是文人的細究。為什麼就要說快樂是由外而來,這只是乙個名詞而已,內心的安靜也可以使我們快樂,不用刻意去用乙個不常使用的詞,顯得高深。
書中一些觀點不認同,可能是覺得過於唯心吧
比如,從嬰兒出生那一刻跟真我的隔離和小我的產生這種想法我不認同;
比如,關於日本小學生做的公尺飯實驗、《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等,不認同,但認同「觀察者影響被觀察者」(這個也是態度決定一切的乙個方面而已。)
比如,事情分為「你的事、他人的事、老人的事」
(想說明的是,我不認同「態度決定一切」,『一切』說的太武斷了。)
上面是一些吹毛求疵的過程,對這本書取其精華,並做辯證的思考,相信我的心靈會一同成長。
本書提到的下面的觀點還是挺認同的:
關於胜肽需求,情緒接納
我看見並接納對什麼什麼的需要,並放下對它的需要
臣服 接受現實
引入飲食、瑜伽、禱告等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驅逐黑暗的方式是引入光明
夢境相關
為什麼你會心煩、你會悲愁?很多時候是因為你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攀比、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我是誰?
我無法選擇我的出生,不管我是否願意,我來到了這個世界,而且存活了20多年,一直到現在開始考慮人生的意義。
我有什麼?
有乙個還ok的文憑,學習方面有一定的潛力,有一些計算機的經歷,有乙個可能是超出我能力範圍的各方面都挺好的工作。
有乙個大眾的外表,有一副還算健康的身體,有一顆願意保持善良的心, 有相親相愛的家人。
我想要的是什麼?
我不想平庸地生活一輩子,那樣生命沒有了意義;我也不想轟轟烈烈,自己沒有折騰的勇氣; 我想要乙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不會給周圍的人帶來負面情緒,在家人遇到困難時能夠予以解決,對社會有一定的價值。
我要怎麼做?
其實不清楚;至少要保持健康,要充電,要保持本真。
我的工作本身還算有意義,只要在工作上不斷努力,就算對社會有一定的價值。(我不確定這份工作是否是我喜歡的,但至少不是我所討厭的)
我需要變得開朗,需要快樂情緒感染周圍的人;
最重要的,我要重拾信心,讓上面的想法實踐起來。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
1.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2.一般心理學家都認為夢是潛意識通往意識的橋梁。夢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鼓勵,可能把做夢白天生活的一些心態調整出來給你看。夢有示警 指引的功能,同時還可以讓你宣洩情緒...
讀書筆記 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不是誰?我們人所有受庫的根源就是來自與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到底要什麼?大家都在追求快樂,但是為什麼真正快樂的人那麼少呢?下次一定要好好問問老人。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失去了真正的自己 但是很多父母卻是以愛為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讓孩子為他們而活,而不是...
遇見未知的自己
凝望床頭,似有一盞燈火為我而亮,對映出的景象卻似穿越了時光回到過去 眼中看到的是乙個伏案讀書的少年,輕輕的咬著筆頭思索著什麼。沒有對未來太多的展望,卻堅信會有美好的未來,沒有熱情如火的愛情,卻篤信自己將有一段難忘的青春回憶。也許這就是少不知愁的滋味,年輕的財富不是縹緲的夢想,而是那可以肆意揮霍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