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發展到今天,我認為,至少有一半從業者,不配被稱為「產品經理」,今天我就從以下幾個層面來扯一扯,希望被噴到的話,也可以理性討論,或虛心接受。
如果看了不爽,不負任何責任。
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發展到今天,我認為,至少有一半從業者,不配被稱為「產品經理」,今天我就從以下幾個層面來扯一扯,希望被噴到的話,也可以理性討論,或虛心接受。
需求管理是產品經理的最基本的能力吧?
那麼,作為「產品經理」的你,是如何做需求管理的呢?
最簡單的需求管理:
各級負責人:提出者(誰提出的?最初怎麼說的?)、需求負責人(這個需求是哪個 pm 在管理?)、開發負責人(誰是負責開發團隊的 leader?)、測試負責人(誰來負責測試團隊按期測試?)、運營負責人(上線後誰來運營?)
狀態:需求中(提出者正在準備提需求)、待討論(需求已提出,詳情待確認)、已拒絕(需求被乾掉了)、暫緩(需求不明確,還要再討論;需求明確了,但現在優先順序不高,需要等待重新啟用……)、已確認(已經確認需求)、開發中、測試中、已上線……
時間資訊:提出時間、錄入時間、發布時間
作為產品經理,你是否是通過這種方式去做最簡單的需求管理的呢?
高階一點的需求管理,你除了要有這張表,還要能從需求方的表達中,去尋找完整的邏輯,這個需求是從何而來,為何提出,為何要做,不做會怎麼樣,優先順序的判斷都要基於「真實需求」的管理。
什麼是真實需求?
有兩個故事被說了無數遍。
故事一:
美國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經講過這樣的故事:
乙個顧客首先來到第一家店問,「你們家有 12 寸的鑽頭嗎?」第一家店主說:「沒有,只有 10 寸的鑽頭。」然後顧客就走了;
他來到第二家店鋪,問店主:「你們家有 12 寸的鑽頭嗎?」店主說:「我們家只有 10 寸和 11 寸的鑽頭」於是便走人了;
他來到第三家店店主還是這樣的結果。
到了第四家店鋪,他問店主:「你們家有 12 寸鑽頭嗎?」店主說:「沒有,只有 10 和 11 寸的鑽頭,但是,不知道您用 12 寸鑽頭做什麼用啊?」顧客回答:「哦,因為我們家牆壁需要鑽乙個 12 寸的洞來裝修房屋。」店主說:「原來是這樣啊,我們家的 10 寸鑽頭就可以幫您這個忙,您按照 12 寸規格來鑽,然後稍微再往裡面深入打磨一下就可以了,而且還經濟實惠,比 12 寸的**便宜很多。」顧客想了想說:「真如您所說?」店主回答:「管不管用,您試試不就知道了嗎?」於是 10 寸鑽頭就這樣成交賣出。」
這就是著名的「客戶要買的不是鑽頭,是洞」的故事。
第二個:
100 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處跑去問客戶:「您需要乙個什麼樣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
很多人聽到這個答案,於是立馬跑到馬場去選馬配種,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卻沒有立馬往馬場跑,而是接著往下問。
福特:「你為什麼需要一匹更快的馬?」客戶:「因為可以跑得更快!」福特:「你為什麼需要跑得更快?」客戶:「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更早的到達目的地。」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馬的真正用意是?」客戶:「用更短的時間、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於是,福特並沒有往馬場跑去,而是選擇了製造汽車去滿足客戶的需求。
這就是著名的「福特造車」的故事。
多少產品經理聽過這些故事?最後工作的時候,有幾個能落實到真正的需求管理中去?
請自己反省。
產品經理的屁股通常坐在使用者一側,追求讓使用者使用更好、更爽體驗的產品,是很多產品經理畢生的追求。
但是,我接下來要說產品經理的決策邏輯,因為我敢說,大多數產品經理在做拒絕需求的理由是:
會傷害使用者體驗
好,看到這裡,如果你是乙個用這個理由去拒絕需求的 pm,請你大膽的仔細的看下去。
在盛大的時候,企業文化中,對於爭議的決策樹是這樣設計的:
或許是我做這一行太久了。
見過很多有資料 sense、邏輯清晰、敢於負責的產品,但也見過很多完全沒有資料 sense,甚至沒有基本邏輯,只知道聽老闆指揮的產品。
可想而知這兩類 pm 日後的發展會如何。
曾幾何時,bat 的各種人都被獵頭追捧,現在,有些公司的有些崗位,都得看入職年限了,因為被坑的次數有點多了,就知道背景漂亮對於 pm 或者運營或者開發來說,並沒有太大意義,關鍵的還是能力和業績。
我非常喜歡思路清晰的產品經理,同時,我又非常討厭一種 pm:思路混亂,還要濫用對標。
譬如,bat 這樣做,所以我們也應當這樣做,bat 不這樣做,所以我們也不該這樣做。
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所在的階段,很重要;弄清楚不同階段的產品應當負擔什麼職責,很重要;弄清楚產品本身是 1,需要運營、市場讓它壯大,更重要。
所以,思路清晰對於 pm 來說,非常關鍵。
你要很明白為什麼別人做這個設計,你是否可以做這一類的設計。
你要明白為什麼需求是這個樣子,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些都依賴於產品經理的思路是否足夠清晰,而不是通過簡單的對標來完成。
最後要說的,是責任感問題。
乙個產品做出來了,做得好,資料會告訴你;做的不好,資料也會告訴你。
但,你能否承擔相應的責任。
乙個資料表現不那麼好的產品,是繼續讓它拖著苟延殘喘,還是當斷則斷,乾掉它或者去重構?
有些產品經理的責任感,真的不行。
而責任感的缺失,和產品經理的考核有直接關係。
過去,在專案制架構下,產品經理是斷不敢說,這個需求我不接,因為影響使用者體驗這種廢話的,因為,這個產品從無到有,要活下去就是靠資料來證明,於是單獨做出產品其實沒什麼卵用,還是需要運營、市場的幫助,讓它持續的成長。
「產品經理改變世界」這種口號,我不反對,但這個口號說的是發起點,而不是終結點。
如果僅僅靠產品經理就能改變世界,世界也太簡單了些。
所以我說,如果你的需求管理做得爛、決策邏輯又混亂、思路不清晰,還沒有責任心的話,你絕對不配叫做「產品經理」。
回過頭來,這個世界一定會越來越缺乏有運營思維的產品經理,也會越來越缺乏懂產品的運營。所以,說起來,機會是巨大的,能否抓住機會,看個人修為。
我說完了~
閱讀全文:
想做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培訓靠譜嗎?
先暫且不說產品經理培訓靠不靠譜,就先拿培訓這事兒來說說,有沒有發現培訓和咱們以前上學差不多,那麼我們上學時為何發現基本上沒有自學的呢?為什麼我們要在學校上學,就不能待在家裡自學成才嗎?很多人就會說,上學是因為九年義務教育,是需要拿到初中文憑 高中文憑 大學文憑 將來找個好的工作 上大學學技能拿文憑,...
你是產品經理麼?
你有一大堆理由,如資金不足,專案經理無能,其他公司開發類似產品的工程師比我們多10倍,勞累過度了,沒有人給我指示,你是麼?你把時間都用在部門間的通力合作上,以管理專案的方式管理各項職能,為專案跑腿打雜,你是麼?你只要想出 怎麼實現目標 就可以了,整天為市場人員解答問題,忙得不可開交,整天都在解決問題...
漫畫 程式設計師,你能「管理」好你的產品經理嗎?
在工作中,你面對產品經理的各種需求變動 專案經理對關鍵點的 deadline,總會有一些衝突發生。而對於事情最終執行的開發人員來說,如果這些衝突處理的不好,可能就會變成你個人的問題。做為最終實現功能的程式設計師,你總不會想被貼上乙個 無法按時完成任務的開發 這樣的標籤吧?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借鑑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