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負責人要設立產品開發的里程碑或者基線,能夠隨時對產品的完成狀況進行匯報。
對於每個里程碑和基線,必須保證產品是可使用的,不能出現超過3處的斷路使得產品不能正常使用。
專案負責人需要編寫定期的工作計畫,安排好工作人員和工作任務,設定檢查時間點(一般以三天為宜,也可以5個工作日為週期)。
專案負責人編寫的計畫中必須包括研發活動和管理活動,研發活動如正常的開發、測試,管理活動包括了對產品進度、質量檢查、專案匯報和例會等活動。
測試人員及專案負責人必須會使用整合構建工具,能夠準時並及時在工作計畫標註的時間點上核實產品的質量問題和完成情況。
未能完成工作任務的,記錄工作進度,記錄工作進度滯後的原因,績效問題走績效管理制度,技術問題申請技術指導或攻關,重新安排計畫和進度表,其它突發原因造成的進度滯後需要在專案計畫中安排風險預留時間。
檢查出的重要問題必須要有文字記錄,不能口頭傳達。重要問題是指影響產品質量、專案進度,並在下乙個檢查時間點前(例如3天)不能解決的問題。
每週定期召開專案工作會議,會議內容可包括進度報告、質量報告、計畫變更的發布與通知、問題討論、工作總結等。
整合的順序:
整合順序一般有:深度優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等;
深度優先:即關鍵(主控路徑上的)業務流程涉及到的模組先整合到一起,然後再整合輔助業務模組;
自下而上:即已實現的較底層的功能優先整合,然後逐層上公升,形成整個系統;
自上而下:即事先存在乙個穩定的架構,不斷地向下細化,最後實現所有具體的功能細節;
整合順序的選擇可以是不同整合順序的綜合。
檢查項
檢查點
檢查記錄
改進措施
工作計畫
專案中是否有明確和完整的職責與分工
職責的安排是否能夠覆蓋流程的設計的要求
wbs是否能夠覆蓋工程和管理活動的要求
計畫中的進度安排是否根據功能開發的優先順序順序制定
計畫評審
進度安排是否組織相關人員達成共識和確認
進度安排出現的不同意見是否被記錄,然後修改了計畫
是否將擬定的計畫文件發放到各個相關人員
計畫執行和監控
是否有專人負責對計畫的執**況進行檢查
是否定期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了檢查
是否對工作狀況進行了記錄
是否對發現的計畫偏差採取了措施進行控制
是否對工作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變更管理
對開發過程出現的重要變更是否進行記錄
是否對變更的影響進行評估
修改結論是否通知開發人員、測試人員
變更的結果是否及時進行了確認
配置管理
負責檢查的人員是否對使用的構建工具知道如何使用
未完成的中間產品是否設定了里程碑或者基線
專案開發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品是否有版本管理
是否採用了跟蹤矩陣進行管理版本問題
流程執行與監控
是否按照流程圖上的規定的順序和步驟進行了研發活動和管理活動
每個活動是否產生了輸出文件
流程是否還需要對個人進行培訓
整合產品開發IPD
整合產品開發ipd 課程背景 整合產品開發 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於pace 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即產品週期優化法,系全球領先的研發諮詢機構prtm公司提出的研發管理模式 是經過ibm公司五年的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
IPD整合產品開發
ipd 一 ipd背景 整合產品開發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簡稱ipd 是一套產品開發的模式 理念與方法。ipd的思想 於美國prtm公司出版的 產品及生命週期優化法 簡稱pace product and cycle time excellence 一書,該書...
構建產品需要多久?
交付產品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這是客戶常常提出的問題,也是讓敏捷團隊感到不爽的問題。一方面,在沒有開始動手前就估算整個產品功能的工作量,等於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然而,很多情況下,這是乙個很現實的問題,團隊不能將其拋在腦後。jarrod roberson提到 不應該估算一整個專案,因為這與敏捷哲學完全是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