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轉身,跨國公司複製貼上中國模式?

2021-09-25 06:59:56 字數 1149 閱讀 5632

近日星巴克開出了首家"啡快概念店",服務重點是用手機點單到店自取的"啡快",和星巴克的外賣"專星送",這引起了人們的驚呼:星巴克是咖啡裡最懂網際網路的科技公司吧。

這種"彩虹屁"吹吹即可,如果真的信了這句話,那就顯得太沒見過世面了。

且不說星巴克對於技術革新的滯後性認知——在星巴克傳奇董事長舒爾茨的傳記《一路向前》中曾經寫道,2023年星巴克的銷售系統,是微軟在90年代中期淘汰的dos平台。這種黑歷史固然已成為往事,但要論證星巴克現在是一家科技公司,恐怕證據遠遠不足。

至於最懂網際網路,就更難令人信服了。巨頭最容易進入到靜態思維區間,這是商業自然規律,而網際網路則是變革最快的經濟體系,在面對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上,星巴克一直有心無力。

比如說外賣,在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相繼成長為兩家百億美金估值的業務或公司的時候,星巴克仍然固守"第三空間"的金科玉律,堅決不放開外賣的閘門,理由是擔心外賣影響使用者體驗,這種做法可以稱得上是對網際網路思維的背離了。

星巴克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有跡可循的時間線是,星巴克是從瑞幸咖啡的崛起中感受到了壓力,才開始與餓了麼合作推出"專星送"外賣,做出了一點看得見的變化。瑞幸主打的咖啡消費方式是外賣和自提,果然今年星巴克就開展了"啡快"業務。看起來,星巴克更像是在追隨瑞幸的腳步走入網際網路時代。

至於受到矚目的智慧型派單系統,能夠在客流高峰時段,讓啡快概念店分擔附近門店的外賣訂單,減少其他門店顧客的等候時間,這說明,星巴克終於意識到讓顧客排隊等待的服務實在是不怎麼美好,能夠像競爭對手瑞幸一樣減少顧客的等待時間,才是提公升體驗的重要手段。

星巴克的確到了"窮則思變"的時刻,瑞幸咖啡不僅在白領咖啡領域大放異彩,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登上了納斯達克的舞台,而且已經在中國開出了將近3000家門店。雖然數量上與星巴克相比稍有不及,但其迅猛的開店速度仍令所有人瞠目結舌,趕超星巴克恐怕只是一小段時間的問題。

背靠世界上最大的使用者市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應用級產品上的開發在世界上都走到了領先地位。越來越多的國外網際網路企業在面臨這種衝擊的時候有些束手無措,從領導者到追趕者的身份轉變,是星巴克們要面臨的大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身段——啡快算是星巴克改變的又一步。

德惠也有星巴克

最近的 在 德惠,是包師弟的家鄉,我們在談論我編的乙個笑話時提到過。那個笑話是這樣的。我說,你知道中國為什麼有很多城市,它們的街道名都是用別的城市命名的嗎?比如長春有個北京大街,北京有個長椿街,長春還有通化路,台北也有個通化路。那都是用來玩穿越的。你站在長春的北京大街上,大喊一聲,我要穿越,就到了北...

德惠也有星巴克

近期的 在 德惠,是包師弟的家鄉,我們在談論我編的乙個笑話時提到過。那個笑話是這種。我說,你知道中國為什麼有非常多城市,它們的街道名都是用別的城市命名的嗎?比方長春有個北京大街,北京有個長椿街,長春還有通化路,台北也有個通化路。那都是用來玩穿越的。你站在長春的北京大街上。大喊一聲。我要穿越,就到了北...

星巴克的商業邏輯

星巴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1年,那時它還是一家在西雅圖賣咖啡豆的店,在當時咖啡其實早已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它作為一種時尚的飲料廣泛的在市面上流通.而星巴克完全逆歷史潮流而動,在工業文明帶動下的資本主義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奉行著效率之上的觀念,那時候速溶咖啡已成主流,而靠咖啡豆煮製的咖啡費時費力還費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