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工作4小時》讀書筆記

2021-08-25 18:15:46 字數 3054 閱讀 8651

[align=center][img]

老實說, 書名很標題黨, 不過裡面關於時間管理方面講的非常不錯. 關於如何做生意, 我覺得這個要看個人了, 還有作者比較愛鑽空子, 喜歡通過發現一些規則中的漏洞而獲得成功, 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哈哈

********************以下是讀書筆記的分割線***************====

每天早晨醒來時什麼事情讓你最興奮?

寫下5種:

要去乙個地方

死前要做的一件事(一生值得回憶的)

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每週要做的一件事

一直想學的一件事

把每一種你"想成為的人"轉化成一項你"想做的事情", 這樣便更可行了.

我並不太相信長期的計畫和遙遠的目標, 事實上, 一般我只制定3個月和6個月的圓夢計畫

各種變數太多, 而未來的遙遠將會成為不斷推延行動的理由.

效率問題:

不重要的工作做的再好, 也不會變的重要

耗時的工作並不等同於重要的工作

做些什麼當然比如何去做更為重要, 有效益當然很重要, 當時如果不是用在正確的事情上, 有效益也是徒勞

對個人生活重新審視:

到底是哪20%的原因造成我80%的問題或不快樂

到底是哪20%的原因帶給我80%的理想成果和快樂

大多數事情看上去沒有什麼差別, 顯得忙碌只是懶惰的表現:懶於思考和未經選擇的去行動.

做事情有所選擇--少做, 才是通往效率的途徑, 集中精力做少數重要的事情, 其他的都不用管了.

在全新環境中, 在能夠分清主次和輕重之前, 你需要花一定時間想清楚,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帕金森法則認為, 任務的重要性和複雜程度與所分配的完成任務的時間密切相關, 這就是不斷迫近的最終時限的魔力

給你24小時完成一件任務, 時間的壓力會促使你集中精力去執行, 別無選擇只能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只做重要的事情以減少工作時間(80/20原則)

減少工作時間來做最重要的事情(帕金森原則)

只有高負荷工作量的有效期限, 才會引來優異的效率和時間的自由.

在固定的時間至少三次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

1. 我現在有成效嗎?還是只是很忙碌而已

2. 我不停的找事情來做, 是不是錯過了重要的事情?

要有更多的事情, 要做更多的事情, 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 而且是必須同時使用:

1. 列一張簡要的todolist

2. 列一張nottodolist

[b]問自己[/b]

如果你第二次心臟病**, 只能一周工作兩小時, 你會做什麼?

我經常做哪三件事來填充時間而讓自己挺有成就感? 一般這些事情通常用來推遲其他更重要的型多(而且一般是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行動, 因為重要的行動可能會遭到失敗或者被拒絕)

如果這件事是我今天唯一完成的事情, 我會對今天滿意嗎?

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永遠不要超過兩件, 永遠不要

為了避免那些表面上緊急的事情, 你可以問問自己: 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情, 會有什麼後果, 它值得我推遲重要事情來做它麼?

在電腦上做乙個自動提醒, 每天至少三次: 我是不是在用各種各樣的雜事來避開最重要的事情?

不要同時做幾件事

如果你合理的安排好了事情的輕重緩急, 根本沒必要同時做好幾件事, 這是任務蔓延綜合症的體現, 做很多事情讓自己很有成就感, 其實成功完成的事情很少.

再重複一遍: 每天最多安排兩件重要的目標或任務, 每一件事都從頭到尾無干擾地單獨完成, 分心只會帶來更多的中斷和失誤, 更好的淨利潤和滿意度.

在巨集觀和微觀層面應用帕金森原則

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 精簡計畫, 縮短時限, 才能做到專注行動和防止拖延.

面對他人的提問, 不要猶豫不決, 提出乙個解決方案, 不要在來回拉鋸, 做乙個決定.

一定年齡之後, 閱讀很容易使頭腦由主動創新狀態變為被動接受狀態, 任何乙個閱讀太多而思考太少的人都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愛因斯坦)

聰明人往往有很多不想知道的東西(愛默生)

視而不見的本領也許是天生的, 但它可以後天訓練而成. 乙個人必須學會去忽視那些無關而瑣碎的資訊, 去除那些無用的干擾.

學會視而不見是獲得內心平靜的重要途徑之一.

開始某件事情, 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去完成它. 如果你去看一部電影, 發現比黑客帝國還難看, 在更多腦細胞死掉之前趕快離開電影院.

更多並不意味著更好, 停止一件事情往往比完成一件事情要好10倍.

三種干擾源:

浪費時間的事情:這種事情可以完全忽略不計, 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後果.

消耗時間的事情:重複的事情或者要求完成的事情, 但是經常影響更重要的事情.

授權失敗的事情:需要獲得他人幫助才能完成的任務.

每天檢查電子郵件兩次:一次在中午12點或午餐之前, 另一次在下午4點. 永遠不要將造成第一件事情定位查閱郵件.

盡快形成一天查閱一次電子郵件的習慣, 真正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非常少, 人們對事情總要的判斷力非常差, 而且會誇大用來填充時間的瑣事的重要性來獲得成就感.

不要鼓勵別人閒聊, 也不要任由他們閒聊.

養成習慣, 在電子郵件中提出問題的同時給出"如果...那麼..."的建議.

只在問題得到確認之後, 才召開會議做決策, 而不是開會確認問題.

如果你不得不參加乙個既定的長時間而又沒有結果的會議, 請會議組織者允許你第乙個發言, 當你把15~25分鐘的講話結束之後, 如果有必要, 可以假裝接到乙個緊急**, 然後趕緊離開, 事後再通過他人了解會議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遇到對方不做永久改變的情況時, "寵物狗策略"非常有效, 告訴對方我們只試一次, 如果不行可以恢復到過去的狀態, 這樣可以讓事情有所進展.

我們在心理上應該設定乙個調整的轉換點, 最多中斷45分鐘, 就必須回到重要工作上來, 要知道我們每**九晚五的四分之一時間都被這種中斷消耗掉了.

如果一定要參加會議, 記住以下幾點:

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開會

確定會議結束的時間或者提前離會

批處理做事情: 確定哪些事情(洗衣服, 買食物, 付賬單等)可以分配到一天, 一周, 乙個月或者乙個季度的某個時間去做, 從而避免因重複而浪費時間.

拒絕做所有的事情並不會讓你馬上被解雇, 要自私一些.

批評三明治:先就某事情誇獎對方, 然後表達批評意見, 再通過轉移話題以誇獎方式結束之前敏感的話題.

每週工作4小時 要點

1 把迷你退休分配到整個一生而不是把休息享樂都放在退休以後。2 集中精力完成重要事情,關鍵是高效而不是忙碌。3 太頻繁太多占有,會厭倦。4 消除負面壓力,但尋找良性壓力。5 終極目標是以最少投入換來最大利潤。6 確定重要事情,非常短的時間內清晰的計畫和完成它們,對高負荷工作量有效限制。精簡計畫 縮短...

每週工作4小時及每天程式設計4小時讀後感

昨天4月16號我看了一本書每週工作4小時,一篇部落格每天程式設計4小時,有了很多的感慨,我想寫篇部落格表達這就是我想要的那種感覺,也就是專注,高效。接下來的讀後感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理解和對我的啟示。首先是對每週4小時這本書的理解,其中文章中寫到了兩個法則 帕雷託法則和帕金森法則 和乙個解決方案。帕雷...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書筆記

不管哪種人,永遠不會太遲的說法永遠不過時 10000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 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 7500小時也不行 一定要10000小時 10年,每天三小時 無論你是誰.如果我們想最大化自身的潛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練習.無論你想構建什麼型別的才能,都要遵循同樣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