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完整性研究系列 訊號上公升時間與頻寬

2021-06-23 06:13:28 字數 2300 閱讀 9844

對於數位電路,輸出的通常是方波訊號。方波的上公升邊沿非常陡峭,根據傅利葉分析,任何訊號都可以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頻率的正弦訊號,方波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頻譜成分。

拋開枯燥的理論分析,我們用實驗來直觀的分析方波中的頻率成分,看看不同頻率的正弦訊號是如何疊加成為方波的。首先我們把乙個1.65v 的直流和乙個100mhz 的正弦波形疊加,得到乙個直流偏置為1.65v 的單頻正弦波。我們給這一訊號疊加整數倍頻率的正弦訊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諧波。3 次諧波的頻率為300mhz,5 次諧波的頻率為500mhz,以此類推,高次諧波都是100mhz 的整數倍。圖1 是疊加不同諧波前後的比較,左上角的是直流偏置的100mhz 基頻波形,右上角時基頻疊加了3 次諧波後的波形,有點類似於方波了。左下角是基頻+3 次諧波+5 次諧波的波形,右下角是基頻+3 次諧波+5 次諧波+7 次諧波的波形。這裡可以直觀的看到疊加的諧波成分越多,波形就越像方波。

因此如果疊加足夠多的諧波,我們就可以近似的合成出方波。圖2 是疊加到217 次諧波後的波形。已經非常近似方波了,不用關心角上的那些毛刺,那是著名的吉博斯現象,這種**必然會有的,但不影響對問題的理解。這裡我們疊加諧波的最高頻率達到了21.7ghz。

上面的實驗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方波波形的本質特徵,理想的方波訊號包含了無窮多的諧波分量,可以說頻寬是無限的。實際中的方波訊號與理想方波訊號有差距,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所包含頻率很高的頻譜成分。

現在我們看看疊加不同頻譜成分對上公升沿的影響。圖3 是對比顯示。藍色是基頻訊號上公升邊,綠色是疊加了3 次諧波後的波形上公升邊沿,紅色是基頻+3 次諧波+5 次諧波+7 次諧波後的上公升邊沿,黑色的是一直疊加到217 次諧波後的波形上公升邊沿。

通過這個實驗可以直觀的看到,諧波分量越多,上公升沿越陡峭。或從另乙個角度說,如果訊號的上公升邊沿很陡峭,上公升時間很短,那該訊號的頻寬就很寬。上公升時間越短,訊號的頻寬越寬。這是乙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有乙個直覺的認識,深深刻在腦子裡,這對你學習訊號完整性非常有好處。

這裡說一下,最終合成的方波,其波形重複頻率就是100mhz。疊加諧波只是改變了訊號上公升時間。訊號上公升時間和100mhz 這個頻率無關,換成50mhz 也是同樣的規律。如果你的電路板輸出資料訊號只是幾十mhz,你可能會不在意訊號完整性問題。但這時你想想訊號由於上公升時間很短,頻譜中的那些高頻諧波會有什麼影響?記住乙個重要的結論:影響訊號完整性的不是波形的重複頻率,而是訊號的上公升時間。本文的****很簡單,我把**貼在這裡,你可以自己在matlab 上執行一下看看。

clc; clear all; pack;

fs = 10e9;

nsamp = 2e4;

t = [0:nsamp-1].*(1/fs);

f1 = 1e6;

x0 = 3.3/2;

x1 = x0 + 1.65*sin(2*pi*f1*t);

x3 = x0;

for n=1:2:3

x3 = x3 + 3.3*2/(pi*n) * sin(2*pi*n*f1*t);

endx5 = x0;

for n=1:2:5

x5 = x5 + 3.3*2/(pi*n) * sin(2*pi*n*f1*t);

endx7 = x0;

for n=1:2:7

x7 = x7 + 3.3*2/(pi*n) * sin(2*pi*n*f1*t);

endfigure

subplot(221)

plot(x1)

subplot(222)

plot(x3)

subplot(223)

plot(x5)

subplot(224)

plot(x7)

x217 = x0;

for n=1:2:217

x217 = x217 + 3.3*2/(pi*n) * sin(2*pi*n*f1*t);

endfigure

plot(x217)

figure

plot(x217,'k')

hold on

plot(x1,'b')

plot(x3,'g')

plot(x7,'r')

hold off

axis([8000 12000 -0.5 4])

訊號完整性研究系列 重視訊號上公升時間

訊號的上公升時間,對於理解訊號完整性問題至關重要,高速pcb 設計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和它有關,你必須對他足夠重視。訊號上公升時間並不是訊號從低電平上公升到高電平所經歷的時間,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業界對它的定義尚未統一,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隨上游的晶元廠商的定義,畢竟這些巨頭有話語權。通常有兩種 第一種定義...

訊號完整性研究系列 電容的去耦時間

在電源完整性設計一文中,推薦了一種基於目標阻抗 target impedance 的去耦電容設計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從頻域的角度說明了電容選擇方法。把瞬態電流看成階躍訊號,因而有很寬的頻譜,去耦電容必須在這個很寬的頻譜內使電源系統阻抗低於目標阻抗 target impedance 電容的選擇是分頻段...

訊號完整性 PCB設計中的訊號完整性

pcb 走線 1 兩條傳輸線間距滿足 3w原則可克服傳輸線之間的干擾。2 避免90 彎曲線,用 135 的斜線代替 90 彎線。3 電源線和地線滿足 20h原則,即地線要長於電源線 20h,這裡 h為訊號導線距參考地平面的高度。4 高速時鐘線由地線護送,可減少串擾。5 對於蛇形線,平行部分的最小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