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單元測試應該整合到自動測試的框架中,這樣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執行單元測試「
提出問題:將單元測試整合到自動測試的框架中應該注意什麼
查閱資料:」單元測試有一點特殊性,就是在乙個系統中,函式會非常非常的多,變化也比軟體的功能頻繁的多。面對這麼多的函式,這麼頻繁的變化,純手工測試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引入單元測試框架進行自動化測試;其重點是:1、如何搭建測試環境、測試場景;2、如何選擇測試用例;3、如何校驗測試結果。對於測試**本身,應該盡可能的簡單,能不要使用技巧盡量不要使用,我們的目的在於測試,如果測試本身過於複雜,我們不能保證測試的正確性,測試這個工作就白做了。
啟發:在我們平時編寫**的時候,要注意別寫多餘的**,盡可能在實現其功能的前提下精簡**
文中:「軟體開發流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軟體開發、運維和維護的效率,以及提公升使用者的滿意度、軟體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提出問題:到底軟體開發的具體流程是什麼?怎麼操作?
查閱資料:軟體開發流程即軟體設計思路和方法的一般過程
1 開發流程
▪ 需求分析
▪ 概要設計
▪ 詳細設計
▪ 編碼
▪ 測試
▪ 軟體交付
▪ 驗收
▪ 維護
2 軟體維護
3 軟體公升級
4 報廢處理
啟發:大概理解,但畢竟沒有親身體會,感受不夠深
文中:「我們的軟體不是為所有人服務的」
提出問題:不是很清楚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不考慮為所有人服務,是不是就損失了很多潛在客戶
查閱資料:文中提出了要確定典型使用者,看了還是不是很清楚,於是去查閱了資料,看到下面的案例
最後一公里便利店
為了尋找創業的點子,之前有對最後一公司裡的超市便利店,做過市場分析和調研。
第一階段
我們幾個小夥伴一起,選擇了5個小區,進行超市調研,收集了大概20個超市的情況。這些超市,不僅僅是很小的便利店,也包括物美、超市發等中型和大型的超市。
重點採集了如下要素:
經營者年齡
是否有送貨上門業務
送貨上門的訂單量
超市規模
乙個小區,便利店數量
需要送貨上門的使用者群體特點
第二階段
通過第一階段採集使用者資訊,目標使用者主要包括如下型別:
大型超市
物美已經有多點平台,自己在部分小區已經實現了配送。一般70塊錢以上,3公里以內,都給配送。
中型超市
超市發開始使用第三方平台,做配送業務。等於是已經有人開發了這個規模超市的saas平台服務。
大流量小超市
如果是在地鐵口等流量大的地方,基本對這個業務不是很感興趣,因為已經忙不過來了。
小流量小超市
這一類超市裡面,又有多種情況,而且調研結果發現,這類超市如果是有兩個以上的人,基本都是老闆的家人,大部分都提供送貨服務。**基本是在20元以上起送。
再來看小區便利店的詳細情況
從經營者的角度看,大部分都是30多歲以上的人群,40多50歲的佔主流。如果是接入軟體系統,只能考慮使用網際網路的老闆。但是實際情況是,現在年紀大的,真正願意用網際網路的,很少,這個群體裡面最多到30%左右的情況。
如果要做,只能是提供**客服,進行對接。
然後從規模看,去掉大中超市,縮小到小超市這個範圍,再考慮熟悉網際網路的人群,基本乙個小區,一家都可能都到不了。
而且從競爭環境看,當前最後一公里的生意,大中超市已經接入配送服務。那麼小便利店,只能主打及時性需求,即做飯沒公尺了,下樓買一袋,類似這樣的需求。
需要送貨上門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小區內的單身,比較懶的,或者回家比較晚的人群。
時間段,也基本是晚上9點以後到凌晨1點的時間。
總結來說,便利店軟體系統這個產品定位,初期的典型使用者的特點是
1.習慣使用網際網路的小便利店主
2.有兩個以上經營人員,才能配送
3.便利店遠離大流量位置
當確定了主要使用者,後面的事情,就是找乙個方式,去解決使用者的需求了
文中:提到按測試設計的方法分類的黑箱測試法
問題:對於黑箱測試的定義是看得懂,但是不知道黑箱測試法做些什麼
查閱資料: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或資料驅動測試,它是在已知產品所應具有的功能,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
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時,把程式看作乙個不能開啟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測
試者在程式介面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輸入
數鋸而產生正確的輸出資訊,並且保持外部資訊(如資料庫或檔案)的完整性
軟體工程網路15個人閱讀作業1
201521123094 吳慧婷 關於專業知識 技能與能力,學過資料結構 編譯原理 作業系統 組合語言 計算機原理 計算機系統結構 離散數學 概率論 計算機網路 資料庫 微控制器 演算法設計 數理統計 高階語言程式設計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從dos的tubropascal時代學起,一直學到vc6。然而...
軟體工程 個人閱讀作業2
標籤 軟體工程 1,在第四章 兩人合作 中,p92頁提到兩人合作的不同階段和技巧,文章著重強調如何使一方去影響另一方,如 如何影響對方 p94 如何正確地給予反饋 p95 作者只看到一方而忽略了雙方。如果被動方自己本身並不願意接受,那麼主動方所做的一切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如何正確看待別人對我們的意見...
軟體工程 個人閱讀作業2
標籤 軟體工程 1,在第四章 兩人合作 中,p92頁提到兩人合作的不同階段和技巧,文章著重強調如何使一方去影響另一方,如 如何影響對方 p94 如何正確地給予反饋 p95 作者只看到一方而忽略了雙方。如果被動方自己本身並不願意接受,那麼主動方所做的一切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如何正確看待別人對我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