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助貸」一詞在互金市場上越來越熱,特別是隨著部分上市互金企業陸續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情況,我們看到助貸業務正逐漸成為這些公司業務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其盈利的主要**。
那麼,何為助貸?助貸業務又是如何開展的呢?今天的課堂內容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
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助貸」?
早在十多年前,其實就已經有了助貸這個概念。籠統地講,助貸就是在持牌金融機構放貸的過程中提供支援和幫助,而提供支援和幫助的機構就叫做助貸機構。
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監管層的定義是,通過平台自身獲取借款人,對使用者進行首次風控篩選後,將較為優質的借款人導流給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信託等資金機構。
又或者可以這麼解釋,助貸即助貸機構向放貸機構的貸款業務提供支援、幫助,最終為借款人撮合匹配資金方。
更直白地理解,助貸就是為放貸機構的貸款業務提供支援和幫助。
在這些概念解釋中,我們看到了乙個詞「助貸機構」
那什麼是助貸機構?
目前業內尚沒有對助貸機構有明確的定義,在業務模式上,助貸機構往往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放貸業務。其中,助貸機構提供導流、面簽、風險審核與消費貸款定價、貸後管理等其中或全部環節。一般被稱為助貸機構的有現金貸平台、非持牌消費金融平台或者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助貸機構本身並不直接發放貸款!
說完了助貸機構,我們再來說說助貸業務。
助貸業務是什麼?
根據北京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此前發布的《關於助貸機構加強業務規範和風險防控的提示》對助貸的定義,助貸業務是指助貸機構通過自有系統或渠道篩選目標客群,在完成自有風控流程後,將較為優質的客戶輸送給持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經持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風控終審後,完成發放貸款的一種業務。
助貸業務涉及資金方和助貸方兩端。
其中,以資金**來看,銀行、保險、信託、財務公司、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都可能成為資金提供方。但從規模來看,銀行資金的佔比最大(因為不少信託計畫背後的資金也來自銀行),是最重要的放貸主體。
助貸方則可分為持牌機構和非持牌機構,前者又可分為兩大類,銀行(既可以作為資金方,也可以成為他行的助貸方,例如,新網銀行、微眾銀行等)和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它們通常通過旗下的小貸、網路小貸、融資擔保等牌照展業)。
而非持牌的助貸機構則包括一些無小貸、網路小貸、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p2p平台、資料公司等。在新的監管要求之下,這部分機構不得直接參與貸款的發放(即聯合貸款),主要為資金方以提供獲客、風控等服務。
說了這麼多,大家對助貸、助貸機構、助貸業務這幾個概念是不是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呢。上文提到,助貸業務漸成為一些上市互金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其盈利的主要**,那助貸業務又是如何盈利的呢?
助貸機構的盈利模式
從廣義上來看,助貸業務模式包括純導流模式和聯合放貸。
其中純導流模式是指助貸機構為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資金方推薦借款使用者,由資金方自行負責借款使用者的篩選、風控、催收等,在此模式下助貸機構通常僅負責營銷獲客,不承擔專案逾期風險,其盈利模式主要為推薦服務費,一般根據cpa(按註冊使用者收費)和cps(按交易額收費)兩種方式進行收費。
聯合放貸是指借款使用者通過助貸機構的入口申請貸款,金融機構和助貸機構聯合出資,收入和風險按約定的比例各自獲取和承擔,在此模式下,助貸機構負責設計貸款產品,提供獲客、風險審核、風險定價、貸後管理等服務,另外此模式下的助貸機構必須為具備發放貸款資質的金融機構或旗下具有持牌金融機構。
總結關於助貸機構未來的發展前景,個人還是比較看好的。隨著網際網路金融趨嚴和p2p網貸行業「三降」的執行,助貸業務逐漸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的新著力點和盈利點。
助貸業務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參與雙方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為對方在業務開展中的不足提供有效的補充,實現「雙贏」,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助貸也陸續暴露出暴力催收、高利貸、資金方核心風控外包、異化為純放貸資金提供方、助貸機構不持牌卻勝似牌照等問題。整個行業亟需監管層出台統一的監管政策,規範助貸行業。
達飛雲貸帶您讀懂「助貸模式」
最近一兩年以來,主攻資產端的助貸行業在我國崛起,現階段助貸機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資料技術類公司,另一類是自身從事借貸業務的金融中介機構。一直以來,達飛雲貸秉承合規發展的理念,夯實自身風控體系,逐漸在助貸領域嶄露頭角。據介紹,所謂助貸模式是指金融中介機構提供資金,助貸機構負責獲客 風控等環節,同時...
3G業務的主要盈利模式
分析 3g業務的主要盈利模式 2007 05 29 中國新通訊 align left marginwidth 0 marginheight 0 src http afpiresearch.allyes.com main adfshow?user afpiresearch 首頁 250x250 db ...
盈利模式的設計 技術,業務,銷售,利潤
幾件小事 1.去年年底,和老同事喝酒,無意中得知他現在在幹架構師,月薪3.2萬。心裡頓時有很強的落差感。2.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老大安排,讓我負責一塊業務,我想到事件一之後,否了,也想走架構師的道路,拿高工資。3.現在重新讀李智慧型的 大型 技術架構 核心原理與案例分析 的時候,裡面提到乙個觀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