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數學》讀後感 用數學日記發展數學的眼光

2021-10-14 06:38:20 字數 1873 閱讀 1901

用數學日記發展數學的眼光

特別突出數學的文化價值,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標準注重加強各學科的整合。而數學日記正好是數學與各個學科的有機融合的良好載體。

數學日記怎樣取材呢?可以從以下五方面要求學生。

一、 寫「預習」日記,提高學習效率 

預習培養自學能力,多用腦,勤動手,試練習,記疑點,找困惑,並一一記錄下來,就是預習日記。聽課時重點理解,便有柳暗花明之感。

二、   寫「生活」日記,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日記將生活與數學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它讓學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使得學生樂於接觸數學資訊,在課堂之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生活中的小數》、《一公頃有多大》、《負數認識》等都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培養了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 寫「閱讀」日記,積累人文知識

新課標指出:數學為其他的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數學閱讀是乙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形成的,需要老師合理引導及學生直觀意識上加強重視,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像讀後感一樣寫出來,既積累了數學人文知識,有練了筆。但數學閱讀枯燥無味,適合於對數學有極大興趣的同學。

四、   書寫「心語」日記,師生之間溝通的新方式

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而寫「數學日記」無疑提供了乙個讓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數學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學生可以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困惑以日記的形式與老師溝通交流,老師以「評語」的形式給學生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鴻雁傳書」中師生關係便其樂融融。

五、   書寫「反思」「總結」日記,有助於加深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為後繼學習夯實基礎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如果能在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整個過程的基礎上,讓他們通過日記的形式反思整個學習過程,想想我學到了什麼,我是怎麼學的,有助於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每次考試後把「錯誤分析」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記錄錯誤,分析原因,避免「乙個地方摔倒兩次」的愚蠢做法。

總之,數學日記就是對新課程標準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架起一座橋梁,激發學生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4點遊戲規則:利用撲克,從中任意抽出四張,用加、減、乘、除和括號,組成四則混合運算的式子,結果等於24,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先算出結果者獲勝。這個遊戲看似簡單,其實對我們的速算能力要求很高的!

我和哥哥玩遊戲,通常由哥哥當裁判並發牌,我和表姐、表妹進行淘汰賽。第一輪哥哥發的四張牌分別是3、1、4、9,我瞬間就有了答案:(9-3)×4÷1=24。取得第一回合勝利的我開始沾沾自喜,當哥哥發出第二輪牌( 10、3、1、5)的時候,我的腦子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表姐( 3×5+10-1=24 )搶先了。看來不加快速度是不行呀!

怎樣才能速算成功呢?只要我們靈活運用乘法口訣和小括號就可以如魚得水了。關鍵還在於平時訓練口算和心算能力,我們可以利用課與時間,和夥伴們一起鍛鍊我們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神奇的數學,它也許在有趣的故事書裡, 也許在好看的動畫片裡,也許在嘈雜的菜市場裡.....只要善於發現,我們就可以將數學和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拾起一片落葉

關注詩意生活

文 稿:彭水英五三班 宋錦譽

編 輯:趙文威

數學之美讀後感

統計語言模型 馬爾可夫鏈,模型訓練,零概率平滑 隱馬爾可夫鏈 概率訓練,鮑姆 韋爾奇演算法 資訊度量和作用 資訊熵,互資訊,聯合概率分布 相對熵 簡單之美 布林袋鼠和搜尋引擎的索引 文獻搜尋 圖論和網路爬蟲 最短路徑,網路爬蟲,雜湊表,工程要點 dfs,bfs,頁面分析和url提取,url表 pag...

《數學之美》讀後感

暑假的時候導師給我推薦了一本 數學之美 作為語音識別入門性的讀物。實話說來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我們一直在學習數學,除了一些基本的加減乘除可以在生活中直接用到。其他的例如 倒數 微積分 各種函式 矩陣 幾乎在日常的生活中與自己沒有什麼交集。最近這個週末我在實驗室裡又將這本書重新閱讀了一筆,才發現數學原...

《數學之美》讀後感

近日拜讀了吳軍博士的 數學之美 感觸很深。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驚喜就是吳軍博士將數學理論與他在實際工業界中的作用聯絡起來,看過我之前一些博文的可能發現,我自己最近在學習機器學習,但學習機器學習有個問題就是理論高深,枯燥,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難以落地,不知道自己學習的東西究竟在 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