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環境管理的目標就是要確保雲應用的執行效能和系統可靠性達到乙個最佳水平。在雲計算中,應用與固定資源是相互隔離的,這就意味著負責雲管理的it管理人員必須對應用的工作流和資源進行並行管理。
為了簡化雲管理,首先應從使用者的雲應用入手。這樣做可以讓使用者確定應用的響應時間,並確定可支援使用者應用執行的資源。使用者可以通過熟悉的應用工作流管理和整合工具來完成這些任務,而這些工具主要來自於各大it廠商,如ibm、惠普企業以及微軟等公司。
然後,使用在使用者作業系統(os)和中介軟體中可用的統計工具深挖每個雲應用程式資源中的資料。針對使用者私有雲資源可以配合使用資料中心管理工具,而對於使用者的公共雲資源則可組合使用公共雲管理工具。如果使用者的資料中心託管了乙個私有雲,那麼隨著市場向混合雲方向發展可考慮使用乙個能夠同時處理公共雲和私有雲的雲管理工具。
如果管理人員把應用工作流視作乙個端到端的流程,那麼它可幫助他們確定應用的響應時間,這是雲計算管理的起點。如果他們將其視為一系列步驟,那麼工作流可幫助管理人員確定導致延遲或中斷處理的元件。雲應用工作流元件就是擁有各自統計資料(例如效能、狀態和資料報丟失)和相關作業系統與中介軟體統計資料的應用部分,它們能夠幫助識別問題。訪問這些統計資料的工具可用於大多數基於虛擬機器的雲平台,並且還有來自於中介軟體的管理介面,所以使用者可以由這些工具開始。
如果使用者使用了多個作業系統和中介軟體平台,那麼使用者的雲管理模式將要複雜得多。但還是有一些可用工具的,例如nodeprime就可以為乙個複雜資料中心建立統一檢視。
選擇雲管理工具的考慮因素
即使使用者能夠從機器映象作業系統和中介軟體中獲取管理資料,使用者仍需要使用來自於雲**商的管理資料來對其進行補充。所有的公共雲**商都為基本部署和健康監測提供了管理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其中有一些廠商(其中包括亞馬遜、ibm、微軟以及salesforce)則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雲管理工具套件。
高功能雲管理工具通常能夠解決伴隨雲而產生的技術問題和效能複雜性。由於眾多企業使用者最終將轉向使用混合雲,所以使用者應當在所有評估的雲管理工具中尋找具有混合雲管理功能的工具。
大多數雲管理工具都能夠幫助企業使用者基於他們的特定作業系統、中介軟體、雲平台和網路管理api開發乙個單一使用者和應用的介面。除了這個基本模式,眾多任務具還各有側重點,例如scalr為多雲計算環境提供了基於策略的生命週期管理和自動化功能。rightscale則是另乙個採用自上而下基於角色方法的工具,被稱為雲產品組合管理。
雲管理之路通往開發運營
簡化的雲管理模式是開發運營(devops)的方便跳點。它能夠幫助使用者使用特定資源的開發運營工具,並在工作流層次將其整合。如果使用者希望在多個環境中執行他們的應用程式(例如在資料中心和跨多個雲平台),那麼應當試圖不要針對每乙個環境使用不同的開發運營工具,因為那樣做會讓生命週期管理變得極為複雜。相反,可考慮使用與使用者不同it環境整合的單一開發運營工具。
雲管理戰略是乙個隨應用開始、自上而下的流程,因為他們體現了企業的目標。分不同層次規劃實施,投入最大量資金人員到最接近企業的層次以實施乙個最優化的雲計算管理戰略。
使用工作流開發應用程式
使用工作流開發應用程式 nease 原創 參與分 191,專家分 250 發表 2003 8 25 下午9 12 更新 2003 8 26 上午8 09 版本 1.0 閱讀 5581次 在 forrester report 提出的關於工作流程概念定義中,將工作流程比喻為 資訊河流 即日常的業務處理或...
使用工作流的目的
企業之所以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統的目的,不外乎有三個 一是作為企業應用系統整合 eai 的平台。二是協助涉及多人相關任務工作流軟體的開發。三是將工作流引擎嵌入到其他應用中。實際上當前國內大部分知名工作流是以這些作為功能的核心,代表產品如 工作流開發軟體 intelliflow aqualogic 以及工...
16 3 使用工作流的使用者程式設計
16.3 使用工作流的使用者程式設計 在設計不需要響應外部事件的應用程式時,有很多控制流構造可用,例如,命令式語言中有 if then else 表示式,for 迴圈,函式式語言中有遞迴和高階函式。像這樣的構造,可以很容易地描述應用程式做什麼。在源 中,控制流是清晰的,所以,繪製流程圖來描述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