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忙什麼呢,不用說,一定是在搞年終總結,或者是衝刺業績,畢竟,這可能會影響到明年的公升職加薪。年終評估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至今世界500強企業中仍有60%在沿用這種辦法評估和激勵員工的工作。但不得不說的是,年終總結出來的優秀員工往往不是最優秀的。
管理者你著急不,要不要找更好的評估方法?老實說,很難。但是,借助社交化軟體也許能幫助認清楚員工的。而且,在社交化的趨勢下,不但能解決績效考評,還能達到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說不定還能激勵創新。
怎麼樣,管理者你開始考慮社交化了嗎?
比如說交流。不論同事之間正式還是非正式的交流和溝通,對於企業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社交和協同行為都將影響員工做出判斷和決定,進而整個公司的企業文化也將受到這些社交行為的影響。
舉乙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公司每個人都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樣就能取代培訓。假如每個人能將自己的經驗放在網上,那就成立社交化之後的知識管理和沉澱。
再比如,社交化讓傳統金字塔式的組織架構扁平化。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再也不會自上而下,而是成為點狀的交流方式。這裡有許多可**的方式。
這種交流方式可以改變企業文化,促進組織架構。更為誇張的是,可以改變整個企業的商業模式。這一點都不放大。簡單來說,你天天和重要客戶交流衣食住行非工作以及工作的事情,他必須會首先考慮和你的合作。
b端社交化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在於體驗。
由於移動端打破了過去諸多模式,加上c端的社交應用培養了使用者的各種體驗,所以,使用者體驗最關重要。這個體驗之下其實是產品的邏輯。
我們現在看到的b端產品大多數是不負責任的。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公司想當然地將傳統的oa、crm這些系統搬到移動端上,各種冗長的流程,眼花繚亂的功能顯然是有悖於移動端操作簡單、易於使用的特點。
做產品要講究策略,需要讓使用者「尖叫」的產品功能,要讓使用者有良好的體驗,而不是一上來就強制性的把各種功能加至平台上,不考慮客戶需求的應用。這種下場就是,結束於各種繁瑣的操作之中。
所以不論從整個架構還是具體的平台介面上,簡潔、簡便、邏輯清晰是關鍵。這也是對企業級移動社交平台最大的考驗。
比如現在用友超客的戰略就值得琢磨。它把移動社交平台分為兩層,首先是底層平台,主要發揮社交的溝通、協同的基本工作。而在這個平台之上,就可以做很多定製化的應用。上面加上了任何應用,就具有社交化的屬性的產品。
超客希望做成b端的平台化和社交化,重新定義商業,讓管理更為輕鬆。平台開放api介面,可以接hr、scm、erp,讓這些軟體變為社交化的hr、社交化的scm、社交化的erp。由於在crm的積累和優勢,超客會專注做社交化的crm。
這個平台的重要價值在於天然具有社交化基因。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應用商店」(這當前還是乙個概念)中選擇應用,無論是hr、crm還是erp,這些傳統的基於流程的軟體全部具有社交化的屬性,這就大大改變了過去的使用習慣。最重要的是,企業一旦擁有了這樣的社交化業務,就能夠大大提高員工的使用習慣,極其有可能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加快創新。
為什麼要分析這個產品的屬性?也許,從這個產品,可以看到未來的走向。當前看,用友超客的社交化平台價值如下。
溝通扁平化。在很多企業級移動應用中,公司ceo經常在自己的簽名中寫到如果您有任何建議和想法,請直接告訴我。在企業中,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往往只是乙個理想狀態,大部分時候架構複雜而層級眾多,扁平化架構難以實現,但是隨著企業級移動社交平台的發展和企業員工工作習慣隨著社交方式改變而改變時,扁平化溝通變得有可行性。
用友超客所要做的就是將文件分享、員工溝通、審批等協同做高度的簡化並整合進自己的企業級社交平台中,也包括客戶挖掘、維護為主的crm的移動社交化。擁有了扁平化的溝通之後,管理的諸多方面都在改變。
架構簡潔,隨時擴充套件。由於超客要做的是乙個兩層的方案。底層功能就是實現社交和協同,而上層可以是用友超客的crm,也可以是合作夥伴的其他產品。最終的解決方案需要靠用友超客、客戶甚至於合作夥伴共同確定。這就避免了功能上的冗餘,維護了移動應用簡潔的要求。
做企業級的移動社交平台只是乙個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加強企業內部及企業與客戶和合作夥伴之間的溝通,提高合作默契,並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念和行事風格。大量的社交能使這些關係進行充分的磨合,而生成乙個更為和諧的生態。當這樣乙個良性的生態形成,才可以說社交借助網際網路之手改變了企業。
雲計算 SaaS PaaS IaaS並不神秘
近兩年來,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意識到了它巨大的潛在價值。隨著微軟 ibm google 亞馬遜等高科技公司數以億計的商業投資,雲計算逐漸成為資訊通訊產業內最熱 最受關注的話題。分析人士稱,雲計算是一種全新的低成本 高效率的it服務方式,它將引領資訊通訊下乙個浪潮!那麼,雲計算究竟...
delphi盒子無線充電技術 並不神秘 財經
無線充電將繞開目前對電動汽車來說難度最大的電池技術 文戴喆民 將電能進行無線傳輸,並非最近才有的設想。早在1890年,物理學家尼古拉 特斯拉 nikolatesla 就發明了所謂的 放大發射機 用於無線輸電實驗。但後來囿於財力的不足,他的大膽構想並沒有得到實現。如今,無線充電技術已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
Linkwedo社交化專案管理平台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我們的主要職能是處理資訊並作出決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資訊的 是多方面的,呈現給我們的時候也是紛繁複雜的 即使借助了資訊化的工具,比如 email im 各種管理軟體等,我們仍然可能迷失在資訊中,而不能正確地決策。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工具,在工具的兩端,一端是普通員工能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