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端,指的是:互動-設計-製作三個角色的組合。
專案管理,指的是如何把需求分解成任務,分派給合適的人並正確的完成任務。需要把握的是以下四個方面。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評審需求的可行性和優先順序,這裡就需要足夠的專案經驗了。
可行性:
關於需求本身是否合理,是否是乙個值得去做的需求。
需求的完整性,是否是乙個完整的,可以進入研發規劃的需求。
其實還有乙個需求的充足性,將零零散散的小運營需求合併為乙個大的需求,便於開發,讓任務列表清晰簡潔,維護風險降低。
再次是需要後台開發的,進行溝通,是否下乙個研發線能評審通過和按時跟進。
優先順序,優先順序的參考依據是重要性和緊急性。畫出乙個二維座標軸來,就能清楚的分辨出。
1. 重要而且緊急的需求當然優先順序最高。
2. 重要的其次
3. 緊急不重要的再次(可能就要pass,很少見)
4. 不緊急而且不重要的最後(基本沒有)
而根據產品的性質不同,有可以在以上基礎上再進行劃分,比如平台類的,增值類,運營類的(bug的修復,體驗的小優化),日常維護類(定期的運維需求,如的設計,固定模式的活動需求等等),可以將他們填充在二維座標的四個象限中。
2、分解任務
如何把需求分解成為乙個個可行的任務,一般來說就是互動-設計-製作一條線的滾動任務。任務包括內容和開發周期。
1.新版本的研發需求,需要立項規劃。
2.有固定模式的活動類需求,需要立項規劃。
3.活動類需求,這類屬於完整的規模相對較小的專案,但是五臟俱全,都需要互動-設計-製作參與。
4.其次就是很多的運營類需求,這類需求很雜,而且零零碎碎,不是三種角色都參與的那種。
3、任務分派
任務分派的目的是在前兩個的基礎上,達到任務在正確的時間分派給正確的人。人和人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所以將重要的難度較高的需求分給更加有能力和經驗的人,根據重要性和難度依次排序進行分派,還有就是熟悉的任務分給熟悉的人(某人一直在跟進這方面的需求)。
任務的時間分派,根據任務的重要級別和規模依次遞減。具體時間需要多方溝通而定,但是根據以往的任務完成情況,可以評估其產能,使用多少人/天的單位也是能粗略得到時間點。
4、任務質量評審
這裡就是任務完成後,是否達到要求,表現為
基本質量:互動的完整性,設計稿的完整性,製作的完整性
高階質量:這些不好估量,需要根據具體領域的不同做不同的評判,比如互動的體驗性強,表現的視覺傳達到位,製作的易於開發,還原設計稿,開啟速度提公升等等。更多的是屬於技術類小組的質量評估。
這只是專案管理中最常見的一些點,其他還有很多很多的危機處理的辦法和專案流程的規範化,考核制度的完整化等等,希望有此經驗的您多多交流。
關於專案管理的思考
專案管理的成功因素分解 1 專案目標 搞清專案的目標非常重要,專案目標大致分成幾類 a 完成某些特定範圍輸入需求,完成一錘子的買賣 b 完成某個長期運營的產品 c 鍛鍊團隊,以訓練為目的 d 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究,驗證某些技術解決方案 專案經理首先需要搞清楚最終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這樣針對不同的需求時...
關於專案管理的思考
pdca迴圈的特點pdca表明了質量管理活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步驟。在計畫階段,要通過市場調查 使用者訪問等,摸清使用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 質量目標和質量計畫等。它包括現狀調查 原因分析 確定要因和制定計畫四個步驟。在檢查階段,主要是在計畫執行過程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 況,...
關於專案管理的思考
原文 pdca迴圈的特點pdca表明了質量管理活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步驟。在計畫階段,要通過市場調查 使用者訪問等,摸清使用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 質量目標和質量計畫等。它包括現狀調查 原因分析 確定要因和制定計畫四個步驟。在檢查階段,主要是在計畫執行過程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