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貫形上形下二界
以道御學御術御器御萬殊
--再談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但是,人並不是生來就翱翔於「形而上」的星空的。儘管人人皆有超出有限融入永恆的「慧根」,但是除了寥寥可數的聖哲可通過自修、自省,通達「大道」之外,絕大多數人仍需先行者的引導、啟迪、培養、訓練,才能登堂入室。因而,哲學專業的教師,就面臨著乙個如何把學生從「形而下」的實地帶入「形而上」的境界即從實際上公升到理論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所提出的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第二層含義。把這第二層含義與第一層含義結合起來,可以用上文的圖2來表示。
形而下的應用和形而上的昇華,這是上述人才培養模式的兩個方向相反、互為先後、相輔相成的方面。不具備形上昇華的功夫,就不能做形而下的應用;不能做形而下的應用,也不可能實現形而上的昇華。有的哲學教師經常很得意地對學生說,實證科學追求的是知識,而哲學追求的是智慧型。弦外之音是,搞哲學的比搞實證科學的境界更高。但是,對於什麼是智慧型,如何去追求智慧型,卻語焉不詳。這就使學生陷入了左右為難、無所適從的困境。追求智慧型嗎,不得門徑;追求知識嗎,似乎又背離了師道。其實,智慧型和知識並不是截然二分的,它們之間的關係猶如酵母和麵粉的關係。麵粉可以吃,酵母不能吃,所以,世人總認為,科學有用,哲學無用。但是,哲學與科學、智慧型與知識的結合,有如酵母和麵粉的結合。酵母會使原本不好吃的死麵疙瘩變得鬆軟可口,哲學的智慧型會使科學、技術、知識、經驗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一方面,智慧型使知識及經驗增效,另一方面,知識及經驗又孕育著智慧型[1];這就像酵母使麵食增味,麵粉又成為酵母的**。這裡存在著兩種功夫,一種是提公升經驗、知識為智慧型即形上昇華的功夫,另一種是運用智慧型於知識、經驗即形下運用的功夫,問題在於如何指導和訓練學生掌握這兩種功夫,從而進入融貫形上形下的境界。
這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因為哲學理論和實際生活並不像一層樓和它的地基那樣是緊挨在一起的。在形而上的「星空」與形而下的「實地」之間,存在著一系列中間環節,存在著乙個至上而下或至下而上的階梯。這使得理論與實際的聯絡變得模糊不清,只有理清和呈現出這一系列中間環節,在理論與實際之間架設起可逐級上下的階梯,才能達到貫通二界的目的。
我們首先來**如何從實際生活上公升到哲學理論,即形上昇華的問題。先看乙個例項:
這就是乙個從實踐、實際生活出發,經過若干中間環節或階梯達到哲學領域的過程,亦即從「形而下」公升入「形而上」的過程。從認知和邏輯的角度來看,這是乙個從生活實踐總結出生活經驗,在從生活經驗概括出物理定律,再從物理定律提公升出哲學命題的過程,即由「事」上公升到「事理」,由「事理」上公升到「物理」,由「物理」上公升到「哲理」的過程;這也是乙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從偶然到必然、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入的過程。
由此所得出的第乙個結論:智慧型蘊含在生活實踐中,蘊含在生活經驗中,蘊含在科學知識中;智慧型是從生活中、經驗中、知識中,提煉出來的。由此而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智慧型的提煉不能夠一蹴而就,必須從實際生活中經由一系列中間環節才能達致。乙個哲學教師必須具備這種提公升生活經驗、科學知識為智慧型的基本功,具備相關的實證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知識和素養,還要對生活有豐富的經驗和體驗,才有可能把學生帶入智慧型之境。必須反覆指導、訓練學生做這種由生活和實踐的大地拾級而上抵達哲學殿堂的訓練,才能使他們逐漸掌握形上昇華的能力。
現在的問題在於,許多哲學教師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不能夠對學生做這樣的訓練,他們僅限於把哲學的範疇和命題,作為「憲法」頒布給學生,讓他們記下來,在考試的時候複述出來。這樣的學生畢業後,如果成為一名教師,再以這樣的方式來教學生,一代一代地沿襲下去,那哲學專業確實可以休矣!由於缺乏形上昇華的工夫和能力,現今的許多哲學教師和研究人員,不是以生活和現實為研究物件,而是以既有的哲學文獻為研究物件,以轉述中外成名哲學家的思想為己任。他們不斷地轉述、傳播,而不是創造,並以自己做學問的方式培養從事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的**人。這樣師生顯然是難以勝任推進哲學事業的重任的。
有鑑於此,大學的哲學教育,必須改革教學的目的和方式,把培養學生的形上昇華的能力作為主要任務之一。把填鴨子的教學方式,變為引導學生體驗、概括生命和生活的精髓與真諦的過程,變為反思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文學藝術、宗教生活的過程,變為提煉生活經驗、實證知識和情感體驗為智慧型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能夠勝任哲學教學和哲學研究的高素質人才。
如果說幫助學生從實踐、生活、現實出發,經由一系列中介環節,上公升到哲學的理論和境界,是哲學教育的乙個重要方面,那麼,指導和訓練學生,從形而上的領域過渡到形而下的實際,把他們對宇宙、社會、人生之本質的洞察和把握,化為以道御學御術御器御萬殊的工夫和能力,也是哲學教育的又乙個重要方面。
哲學作用於實踐和生活,往往也要經過一系列中間環節。這些環節有文藝、科技、政治、宗教,等等。
例如,80年代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的李澤厚先生提出了「主體性原則」,這一原則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的劉再復先生所接受,提出了「文學主體性」的口號,這個口號又影響了一批文藝理論家,進而影響了當時的文學藝術創作和文學藝術作品,這批文學藝術作品又影響了一大批文學青年和讀者,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這就是乙個哲學依次通過美學、文藝理論、作家、作品等一系列環環相扣的中間環節,最後作用於社會生活的典型。在中國古代,處於社會底層的黎民百姓,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基本不識字,儒家哲學的核心成分——忠、孝、節、義,三綱五常等倫理道德觀念,主要是通過各種文藝形式——社戲、說書、年畫、春聯等,灌輸到老百姓的頭腦中去的。如,包公戲傳播「義」的觀念,關公戲傳播「忠」的觀念,二十四孝圖傳播「孝」的觀念,等等。在西方,哲學家薩特,把他的存在主義哲學融貫於他的文學生涯,創作出《牆》、《惡摹返紉幌盜形難u廡┳髕吩詵ü狹魃緇岷蛻緇崬籩諡卸加滌洩惴旱畝琳擼傭苑ü納緇嶠灘藪蟮撓跋臁u獯鈾籃蟀屠柰蛉絲障鏤馱幔磯喙以追⒀淶緲梢鑰闖觥s紗絲杉難б帳跏欽苧ы枰雜跋焐緇嶸畹囊桓鮒匾艿籃橢薪欏?br/> 除了文學藝術以外,科學技術是哲學發揮作用的另乙個重要的中間環節和管道。《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收入了愛因斯坦學習研究休謨哲學、康德哲學、馬赫哲學、彭加勒哲學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這些人的哲學思想,特別是休謨的懷疑論、馬赫的機會主義,對愛因斯坦衝破僵化絕對的牛頓時空,建立相對論,起了思想先導的作用,進而通過相對論影響了整個科學界,影響了人類對整個大自然的認識和利用。綜觀中外科技史,我們會不斷看到哲學是如何通過科學和技術去影響社會生活的。例如: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說,滲入到中國古代的醫學、天文學、農學,對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哲學影響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轉化為技術,技術融貫於工具、機器和裝置,造福於人類。哲學就是這樣通過自然科學和技術作用於社會生活的。至於社會科學的中介作用,我們可以用唯物史觀以《資本論》為中介和橋梁,開出社會主義的「外王之花」這一範例來說明。
哲學作用於社會生活的最主要渠道是政治。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是馬其頓王亞歷山卓的老師;西方近代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是德國官方哲學家。孔子到處遊說,是為了讓統治者接受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達到內聖外王的目的。老莊拒斥官場,但仍然以其「無為」的觀念,影響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古今中外有許多傑出的哲學家,都是通過或力圖通過從政來影響社會程序,實現自己的理想的。而主義則另闢蹊徑,通過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來改變社會歷史程序。
綜上可見,哲學主要是通過政治、藝術、科學等一系列中介環節,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而影響、左右全部社會生活的。因此乙個哲學教師,不僅要把哲學家的各種學說介紹給學生,而且要引導、訓練他們學會把哲學與政治、哲學與科學(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哲學與文學藝術等各種媒介結合起來,並通過這些媒介去干預生活、影響社會。恩格斯曾經說過,哲學和宗教是遠離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要使這種高高在上,遠離物質生活的意識形態,從「雲霄」降落「凡塵」,做「形而下」的應用,就必須在天地之間搭起階梯,使之能夠逐級而下。遺憾的是,有許多哲學教師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只能在書本上討生活,更遑論引導學生走理論聯絡實際之路了。因此,他們的學生體會不到哲學的用處,讀了四年哲學,畢業了還是把哲學看作一種空洞無用、不結果實的說教。這樣的教師,這樣的學生,怎麼能擔起「經世致用」的大任?目前,在哲學界,除了有在象牙寶塔討生活不屑於形而下運用的傾向外,還有一種貌似理論聯絡實際,實質是媚上、媚俗的所謂「應用」,其特點是越過哲學與實際之間的種種中介環節,把哲學時裝直接套在被美化的物件上。於是,就有了「***x的哲學反思」、「***x是運用辯證法的典範」之類的文章充斥報刊。這種所謂的理論聯絡實際,比不聯絡實際還糟糕,禍國殃民,若為學生所承襲則後患無窮。
綜上所述,21世紀的哲學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中外哲學家的思想和智慧型,而且要著重培養他們從生活、實踐中汲取智慧型又把它運用於生活的能力。由於在形而上的哲思和形而下的生活之間,存在著一系列中間環節,所以,無論是做形而上的昇華,還是做形而下的運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這種能力必須循序漸進、一步乙個腳印地來訓練和培養。形而上的昇華,也就是從實踐中來;形而下的運用,也就是到實踐中去。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所側重,但不可偏廢。不具備理論概括能力的人,由於不了解理論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和來龍去脈,因而也無法將理論做很好的運用。不具備實際運用能力的人,不能駕馭生活與實踐,因而也未必能夠勝任從生活、實踐中概括出理論的重任。形上昇華和形下應用,有如加法和減法,二者互為「逆運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亙古未聞。所以,研究型的人才也好,應用型的人才也好,都必須具備這兩種能力,區別在於前者的理論概括能力更強,後者的實際應用能力更強。所以,在教學實踐當中,應該把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有機地統一起來,要求學生兩種能力都要掌握。至於是向研究型發展,還是向應用型發展,則應由他們自己去選擇。
[1]對情感慾望的深刻體驗和反省也是智慧型的乙個泉眼,所以智慧型是有價值取向和感**彩的。篇幅所限,不能在此展開,容當後敘。
[2]「反者道之動」表達了對立面轉化原理,語出老子的《道德經》第 40章。
(原載《哲學研究》2023年第四期)
分類: 文集
preprocedure();
分形《二》分形的遞迴演算法
遞迴演算法是把問題轉化為規模縮小了的同類問題的子問題。1 核心的子問題演算法。2 遞迴呼叫。3 給定遞迴出口。遞迴設計使程式簡潔,也體現了設計思路在整體 區域性上結合的嚴謹,但仍不提倡程式設計使用,因為其執行效率低且占用棧的空間問題突出。作為解決思路的一種方式還是具有魅力。分形的自我相似,自我複製和...
多邊形裁剪二 Weiler Atherton演算法
weiler atherton 任意多邊形裁剪 sutherland hodgeman 演算法解決了裁剪視窗為凸多邊形視窗的問題,但一些應用需要涉及任意多邊形視窗 含凹多邊形視窗 的裁剪。weiler atherton 多邊形裁剪演算法正是滿足這種要求的演算法。一 weiler atherton 任...
Python繪製分形樹 二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繪製分形樹大概分以下4個部分 繪製右側樹枝 返回樹枝節點 繪製左側樹枝 返回樹枝節點 根據以上4步,寫乙個遞迴函式,完成我們的需求 def draw branch branch length 繪製樹枝 if branch length 5 turtle.forward br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