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講,阿蒙只不過是中國軟體業這個大染鍋裡乙個在掙扎著的程式設計師,貼金來說也可以是乙個創業者,因此俺沒去過印度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之所以在此扯淡印度,主要是因為剛閱讀了2023年5月份的《資訊週刊》中的乙個系列文章《走進印度》,有那麼一點點感想,也有那麼一點點夢想,感想與夢想在這個資訊**的時代裡是珍貴的並值得收藏的。
作者走在印度班加羅爾著名的hosur商業街時,是這樣來描述的:行人與牲畜並行無礙,低矮的平房與現代化的摩天大樓相間而出。然而正是在這樣乙個基礎設施惡劣的城市裡,有著全球所有最著名的it企業的研發中心,比如microsoft,ibm,hp,motorola,oracle等等,以及印度本土的三大it公司,tata、infosys、wipro,相信以上所列的公司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
其實說老實話,中國軟體是沒有資格與印度軟體作比較的,我們與他們根本就不是乙個檔次,相差太遠,中國軟體對自已的定位往往喜歡自作多情,而印度軟體業對中國軟體業是不屑一顧的,也並沒有將中國作為乙個競爭對手,別人知道,競爭還沒有開始,我們自已就內耗或內戰over了,中國有著數量龐大、聰明過人、勞動力低廉(只相當於印度同行的40%)的軟體工程師,同時具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整體環境,但為何發展不起來?總是聽到趕超印度的口號,就是看不到什麼行動,我們喜歡去考查與研究是印度的軟體產業是怎樣的,而不善於去研究或學習別人的的軟體企業是怎麼做的,比如在很多的reports裡我們看到一堆又一堆的資料與現象:獲得cmm認證的軟體企業數量,人才(包括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軟體教育的質量,進入歐美市場和全球軟體產業的產業鏈中的天然優勢和先動優勢等,我們的專家們千辛萬苦地考查,結果卻是給我們描述這些表面的玩意。
儘管有些悲觀,但中國軟體的潛力之大是勿庸置疑的,我們期待有朝一日,中國軟體業上演一出與中國家電業有些相似的興盛之路—憑藉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的優勢而異軍突起,我們已經在系統軟體等方面失去了市場,我們也一直存在不擁有核心技術的軟肋,但如果在應用軟體或行業資訊管理系統方面還完完全全拱手相讓的話,那麼我們還能依靠什麼來生存與發展?
中國不必模仿印度軟體模式
中國不必模仿印度軟體模式 雖然不是很喜歡ms,但是我覺得這篇文章說的很對,就轉過來了 晨報訊 記者 張旭光 以軟體外包服務為核心的印度軟體業發展模式,長期受到全球尤其是中國很多同行的羨慕與效仿。但反對的聲音已經出現,微軟公司首席技術官克瑞格 蒙迪昨天在華公開唱衰印度模式,並提醒中國不要在軟體外包方面...
扯淡雲計算
關於雲計算,它是網際網路 的基礎,未來的世界都應該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 使用和交付模式,高大上的說法是ott化生存,我的說法是雲上人間,比如現在的電視節目真心覺得超級傻蛋,開啟乙個頻道,使用者不得不按廣電大爺排好的順序去觀賞,不管你愛或不愛,這真是out了,未來的廣電一定要全部ott,否則...
業務開發扯淡
書接上一回,業務架構扯淡,今天我們聊聊業務開發。做技術的人,心中總會有技術偏執,多少會有寫中介軟體的傾向,做基礎架構,做開源專案,以技術改變世界,或者起碼改變身邊,產生自己的影響力。能做到的同志可能不少,但是回顧現實,很多時候,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做業務開發。這很尷尬不是嗎?面試的時候,聊天的時候,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