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天時間,拜讀了《4d卓越團隊》,讓我從另乙個視角反思自己和團隊管理。
讀完整本書,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丟球的故事:
在工作中隨時都可能發生「丟球」,優秀的個人或團隊不會停下來尋找「丟球」責任人,而是把贏取比賽、保證成果,作為共同的目標。因為成果是個人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團隊存在的目的。
以前也接觸或接受過關於性格分析的課程,比如disc/mbti等等,這些理論偏向於把人定位在某乙個象限。
而4d卓越團隊所闡述的4d系統,我覺得關注點有兩個:
1,定位天生偏好:
作者認為是天生不可改變,來自遺傳的特質或行為模式,和以上性格分析類似的作用,用於定位測試者;
2, 發展為4d人:
天生某一維度的人,都需要另外三個維度來支援自己的天生能力,否則可能變成單一維度的受害者,這些是以上性格分析所不太涉及的,書中反覆通過4d與單一型的比較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我的測試結果為「橙色」:基本符合我對自己以及他人對我的認知,以下是對我的ambr描述
關注點:關注業務/流程和確定性
心態:對工作有計畫,並且按計畫實施
行為:執行中態度嚴謹,遵守紀律
成果:因有流程和始終一致而成功
1, 我的挑戰是什麼:
(1)對角線維度中的,通常是天生偏好維度的挑戰,例如我是「橙色」,那麼我在追求有序和流程化時容易忽視他人的合理需求(「綠色」維度)
(2)提醒自己避免成為單一型受害者;
2, 想成為4d人,我欠缺什麼以及如何做:
書中定義了8種行為,分別在4個維度中,其中每一點都花了一章做詳細的闡述,作者也闡述了為什麼只定義8種而不是更多。
可採取的方法:
1, 給團隊成員做測試,了解誰在與我共事,以及針對不同的業務,組建合適的人員分布,持續觀察效果;
2, 自己以及團隊成員,以「8項行為」為依據,給自己打分以及一定時間(乙個季度)後的期望目標,互相展示給他人,彼此了解以及找到改善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改善後,目標是最終都能夠成為4d人;
描述
行為
描述
現在
目標
綠色(培養維度)
1,表達真誠感激
感激原則
習慣/真誠/及時/適度/具體
2,關注共同利益
尋找與跨部門同事、客戶的共同興趣/利益
用他們的語言和動作談論這些興趣/利益
黃色(包容維度)
3,適度包容他人
摘下面具,真實對話;
不傷害他人,認真聆聽,讓他人感覺到「被包容」;
包容要有限度;
4,信守所有約定
慎重的只承諾那些能夠履行的約定;
嚴格的遵守所有約定/承諾;
在破壞約定之前,重新商討有問題的約定;
在約定破壞以後,及時的修補約定;
藍色(展望維度)
5,基於現實的樂觀
完全擁抱現實,特別是在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保持樂觀的心態,描述一種令人嚮往、可信的未來情況;
6,百分百的投入
知道為之全力以赴的團隊「結果」是什麼;
不遺餘力的致力於達成結果;
橙色(指導維度)
7,避免指責和抱怨
意識到已經進入指責或者抱怨狀態,並能夠停下來; 8
,釐清角色、責任與授權
角色:在工作環境中的職能;
責任:他人期望我達成的結果,還包括「團隊層面」的結果負責;
授權:達成成果所需要被賦予的權利;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今天早上讀了 從優秀到卓越 這本書,感覺很好,裡面有很多的觀點是我很贊同的,所以就忍不住寫了一篇讀後感了,這裡主要寫出了這本書中的重要概念以及自己對它的理解。第五級經理人 謙虛 待人 堅定 做事 補償機制 不是為了讓不合適的雇員作出正確的舉動,而是要讓合適的雇員能夠上車,並保證他們能留在這兒 任何卓...
華為卓越工作法讀後感
1 在早晨做完最重要的事,排除干擾,集中精力60 90分鐘。完成以後,至少要休息幾分鐘。2 定期制定時間來做長遠 富有創意 戰略性的思考,比如未來職業規劃。3 定期給自己放假,一年休假幾天。當工作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全神貫注 當你休息時,必須完全休息。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地進行,做完一件事情再...
《從優秀到卓越》 《麥肯錫方法》讀後感
說實在的,在五天內完整的看完 從優秀到卓越 和 麥肯錫方法 是不太現實的,其中的精髓也需要長期反覆的體悟。我在這裡只能是談談自己粗略的見解。首先來說 從優秀到卓越 為什麼要成為卓越的公司呢,因為這個社會永遠是優勝劣汰,贏家通吃,如果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霸者,將來就會被別人吃掉。我相信這也是我們公司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