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論讀書》

2021-03-31 14:24:50 字數 1094 閱讀 4565

其實「多讀書」的重要性在我高三那時才深深體會到,因為當時真的面臨前途的問題,而時當苦於寫作文,老是下不了筆,冥思苦想,想原因之一,讀書太少!記得當年在這上面也花了功夫,在每週唯一的乙個下午經常跑書店,看了不少文章,也買過不少小書,其中就是有這培根《論人生》。這篇《論讀書》堪稱經典了。高考的事以後有機會再寫。真佩服譯者王能用這樣既不太深也不俗的文本來譯外文,言簡意賅,使用能夠細細品味,好棒呀!

這句經典: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論讀書培根 原著

王佐良 譯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域性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嚐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論書與讀書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能識無字之書,方可出驚人妙句 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水滸傳 是一部怒書,西廂記 是一部悟書,金瓶梅 是一部哀書。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讀 書最樂,若讀史書,則...

論書與讀書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能識無字之書,方可出驚人妙句 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水滸傳 是一部怒書,西廂記 是一部悟書,金瓶梅 是一部哀書。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讀 書最樂,若讀史書,則...

再讀周國平

不記得是什麼時候開始就喜歡上周國平的散文,卻是一種一見鐘情的喜愛。很喜歡周國平的文字,作為一位被稱為 代表人文精神 的學者,他的文字寫的是活生生的人,卻又超脫常人,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品味人生。讀他的文章,就是與智者對話,感觸良多,引人深思。於是,我靜靜地思考著.在這個繁華的都市,嘈雜與勾心鬥角 汙染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