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bbix客戶端分資料給服務端分為主被動兩種模式,主動模式是zabbix客戶端主動向服務端傳送資料,被動模式是被動等待客戶端來取資料。
主動模式的流程:
客戶端每隔一段時間主動向服務端發起連線請求–>服務端收到請求,查詢客戶端需要取的item資訊,傳送給客戶端–>客戶端收集資料傳送服務端–>結束。
被動模式的流程:
客戶端開乙個埠預設10050,等待服務端來取資料,然後客戶端收集資料傳送到服務端,然後結束。
當服務端監控的主機達到一定數量之後,由server端去收集資料,zabbix會出現嚴重的效能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當被監控端到達乙個量級的時候,web操作很卡,容易出現502
2、圖層斷裂
3、開啟的程序(pollar)太多,即使減少item數量,以後加入一定量的機器也會有問題
所以下面主要往兩個優化方向考慮:
1、新增proxy節點或者node模式做分布式監控
2、調整agentd為主動模式
由於第乙個方案需要增加物理機器,所以首先嘗試第二方案。
1、agent配置如下:
[root@zabbix_client ]# grep重啟zabbix:'^[a-z]
'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
pidfile=/var/run/zabbix/zabbix_agentd.pid
logfile=/var/log/zabbix/zabbix_agentd.log
logfilesize=0
startagents=3
server=10.0.0.64
serveractive=10.0.0.64
hostname=zabbix_client
hostmetadataitem=system.uname
systemctl restart zabbix-agent2、zabbix-server端:
因為zabbix監控模板預設使用的就是被動模式,所以zabbix-server端直接新增hosts預設使用的就是被動模式。
1、agent配置如下:
[root@zabbix_master zabbix-server-mysql-3.2.7]# grep重啟zabbix:'^[a-z]
'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
pidfile=/var/run/zabbix/zabbix_agentd.pid
logfile=/var/log/zabbix/zabbix_agentd.log
logfilesize=0
startagents=0
serveractive=10.0.0.64
hostname=zabbix_master
include=/etc/zabbix/zabbix_agentd.d/*
.conf
systemctl restart zabbix-agentagent的埠已經沒有了:
2、zabbix-server端:
建立乙個主動模式的模板:
轉殖乙個模板,把所有的型別改為zabbix agent(active)主動模式:
轉殖模板:configuration–》template–》template os linux(選擇需要轉殖的模板)–》full clone(最下面)–》template name:template os linux active–》add
把這個模板軟連線的模板remove掉,,新增乙個新的轉殖的型別為主動的。另外,轉殖模板成功後,記得修改型別,改為主動模式。
去掉鏈結模板
修改模板的items:
把改好的模板連線到主機:
通過檢視出圖情況,確定了主動模式成功了。
zabbix之主動監控配置
root localhost egrep v etc zabbix zabbix agentd.conf pidfile var run zabbix zabbix agentd.pid logfile var log zabbix zabbix agentd.log logfilesize 0 s...
zabbix主動與被動監控模式
無論是模式還是被動模式,都是站在zabbix agent角度來說的工作模式,比如被動模式,是說zabbix agent被動的接受zabbix server週期性傳送過來的資料收集指令,在被動模式之下,zabbix server會根 據主機關聯的模板中的監控項和資料採集間隔時間,週期性的開啟隨機埠並向...
Zabbix 主動與被動監控模式
zabbix 主動與被動監控模式 學習主動模式與被動模式工作原理,主動模式模板製作,然後新增主機並關聯主動模式模板,然後驗證主動模式監控資料和圖形。無論是模式還是被動模式,都是站在zabbix agent角度來說的工作模式 比如被動模式,是說zabix agent被動的接受zabbix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