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型精髓

2022-07-28 07:18:09 字數 688 閱讀 4164

一、道法自然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執行法則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最能表達「道」的乙個詞就是自然規律,同樣我們可以反過來說與我們這裡所說的自然規律最相近的乙個字就是「道」。這包括自然之道,社會之道,人為之道。

二、無為而治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後」,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

三、上善若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 「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 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四、知足常樂先秦·李耳《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來卻很難。

五、見微知著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這句名言指出事物在「安」、「未兆」、「脆」、「微」的階段容易處理的情況, 由此提出人做事就要「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才行。事物還在柔脆的時候,容易剖判;事物在細微的時候,容易打散;在壞事尚未發生的時候,防止它發生;在 國家未亂的時候,防止它將亂。

老子 高論生死

話說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次歸家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 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願遠遷。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訊,言家母病危,於是報請天子,歸家省視。待回到家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 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絕,...

國學精髓 應用性智慧型的經典語句!

size medium 一 關於境界 1.知識是學出來的,能力是練出來的,境界是修出來的。2.萬丈紅塵千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3.人生三境界 縱橫捭閡,合縱連橫,無中生有。4.天雨大,不潤無根之草 道法寬,只渡有緣之人.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6.人的價值,人的一生,就是體道 悟道 得道的過...

81章 老子1章到 《老子》版本說略

老子 版本之蕪雜,在中國學術界罕有出其右者。王弼注本 河上公注本 嚴遵 老子指歸 傅奕本合稱傳世本中的四大體系。其中王弼注本和河上公注本的影響尤其廣泛。河上公本多被道教人士和下層民眾所推崇,王弼本則廣為文人學士所喜好。此外,還有唐代景龍碑本等版本也有一定影響。20世紀以來,馬王堆帛書 老子 甲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