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你總是那樣憂傷?

2022-07-04 08:51:07 字數 1762 閱讀 6071

有人說少年時是無憂無慮的,在我看來卻並非如此。少年時縱有一些快樂,也是虛幻的、短暫的,是來自於對世界的不了解,把自己的快樂寄託在無知的基礎上,顯然是不靠譜的。

相反的,真正無憂無慮的少年很少見,煩惱的倒是更多。根本在於,年輕的人們缺乏審視自己的眼光,缺乏管理情緒的意識和能力。成熟的標誌之一,就在於能主動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掌控自己。世界本身並不快樂,這一點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總能調整自己。

根據時間的維度和快樂與否的狀態,人可以被分為四種:現在不快樂、未來快樂,現在快樂、未來不快樂,現在不快樂、未來也不快樂,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

第一種人,總是把希望寄託在自己沒有得到的事物上。上小學時,總想著上中學就好了;上中學的時候,期待著上大學就自由了;上大學時,憧憬著畢業工作了人生就不無聊了;工作的時候,開始期待公升職加薪……他們的典型句式是:「要是我……了,我就能……」,我想說要是你是奧特曼,天天打怪獸你是不是就高興了?這類人看待每一段生活都像溺水,期待著從水裡抬頭的一刻,可是只有擺脫現在的乙個瞬間有自由的感覺,接著又瞬間被生活按到水裡。

「要是」思維也可能折射在過去:「要是我當時……,我現在就……」而本質並無不同,都是把某種外在的條件視為快樂的前提。殊不知,這種思維方式不改變,人將永遠活在對快樂的期望中,卻不能活在快樂中。很多人生事業發展得不錯的人都是這樣——正因為對未來的強烈期待,所以他們能走得更有力;正因為對當下的不滿意,所以他們總是不開心。乙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周圍經常有人說:要是我上學那會認真學點東西,現在工作會更輕鬆 待遇會更高!

第二種人,也就是及時行樂。關注當下的感受,忘記未來會怎麼樣。他們也許知道現下的活法不會給未來帶來什麼好的結果,但是他們心懷僥倖。更有可能的是,他們覺得未來注定是一片痛苦或迷茫,何必為它思慮太多,不如今日痛快一場。於是有人在金錢上月光,但更多的人是時間上的、精力上的、感情上的、情緒上的月光——把生命全部消耗在現在,甚至是透支未來。

放縱自己的本源,要麼是對未來的絕望,要麼是對未來的僥倖。他們和真正的自由者不一樣,因為他們對批評特別敏感,一觸即怒;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並不是不知道這種生活方式的代價,也不是心甘情願的選擇,只是暫時忽視。

第三種人的典型思路是:「我的過去是乙個悲劇,我現在的生活一團亂麻,我的未來沒有希望。」你永遠無法讓這種人快樂,無論用什麼方法。他們有時候會找朋友抱怨一堆,但是當朋友給出建議的時候他們又一一否認這些建議的可行性。最後你明白了,他不是要尋求幫助,他只是要向世界展示他的不幸、證明他的不幸。似乎不快樂反而成為他們存在感的**,一旦快樂起來,反而有罪惡感了。

這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表現:他們已經徹底放棄對自己情緒的掌控,完全相信自己是由這個世界來左右的,所以對任何擺脫悲劇的可能都反而心存恐懼。第一種人雖然過得像苦行僧,但至少還有希望,而這種人則是徹底絕望。

第四種人極其少見,他們懂得真正的快樂源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外物,懂得通過克制和調整自己的慾望來得到心靈的自由,了解如何活在當下又為未來作準備。這是真正快樂的人。

很多的不快樂源於偏差,佛家叫「顛倒」。最大的偏差就是自己與世界的偏差、想法與現實的偏差。有時候是世界錯了,有時候是我們錯了,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和世界都沒錯,只是看錯了。於是,我們看錯了世界,還說世界欺騙了我們。具體點說,要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要麼太不把自己當回事,要麼太把自己當回事。其實,世界是自己內心的乙個映象,自己是什麼樣,眼中的世界就是什麼樣。所以,被世界傷害的時候,其實是自己傷害了自己。

親愛的程式設計師們,我們需要多點快樂,少點憂傷!!

by jy02432443 

年輕人,為何你總是那樣憂傷?

有人說少年時是無憂無慮的,在我看來卻並非如此。少年時縱有一些快樂,也是虛幻的 短暫的,是來自於對世界的不了解,把自己的快樂寄託在無知的基礎上,顯然是不靠譜的。相反的,真正無憂無慮的少年很少見,煩惱的倒是更多。根本在於,年輕的人們缺乏審視自己的眼光,缺乏管理情緒的意識和能力。成熟的標誌之一,就在於能主...

年輕人為何腦部供血不足

顧名思義,腦供血不足就是流到腦部的血量不夠 比如,腦部每天需要100單位的血量才能正常執行 但是身體只提供90單位的血量給腦部,少了10單位 所以,腦部就會產生不適,久而久之就形成慢性病!首先要了解,為何身體供給腦部的血量會不足呢?除了少部分先天性的腦部和其它臟器發育不良外,幾乎都是人為不良生活習性...

中國年輕人為啥急著要買房?

近年來,伴隨著房價的飆漲,一直也不乏對年輕人買房的勸導之聲。兩年前,鏈家地產與光大銀行就聯手發布過乙份 北京市二手房貸分析報告 指出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而日本及德國為42歲,我國台灣地區為36歲,美國亦達30歲以上。報告 得出結論,北京年輕人過早且過於依賴父母力量購房。而兩年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