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2022-05-08 16:42:18 字數 1189 閱讀 3760

在上一章中,我們看到了為達到目的而辛勤工作的愚公,他擁有著自己的團隊,結構以及方法,但在今天這一章中,我們學到的,是懶人的方法。

都江堰之父-李冰,在修建都江堰的時候,需要在玉壘山鑿了一 個大口子,叫寶瓶口,而且方法是「其崖嶄峻不可破,乃積薪燒之」。同是戰國時代,《列 子·湯問篇》裡的愚公就要「碎石擊壤」,這應該歸功於李冰的性格—懶!想必「積薪燒之」這個方法也是李冰首次使用的,而且這貨的靈感居然是來自於給老婆做飯時燒裂的鵝卵石!在接手了這樣的重擔之後,他居然還有心思去觀察這些細小的事兒,可想而知,他是有多懶。也正是這種懶,才會讓他思考有沒有比拿錘子、鐵鍬等工具更省時省力的方法,才會發明發現發掘出更加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之後李冰的生活就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左手鋤頭右手鍬」變成了「隔岸觀火燒滿山」,需要他費心思的,也就是哪一部分需要添點柴,哪一部分需要加點火,哪一部分需要澆水碎石。當李冰正在享受生活,得意於自己的聰明才智、計畫著下一步行動的時候,遠在他方的愚公還在為自己的兒孫們能不能堅持挖山而寢食難安。

所以說,人的精力終歸是有極限的。提出新的「方法」,解決的將是影響做事成效的根本問題,只有方法選對了,效率才會提公升。

又比如在編寫程式的時候,有些勤快的人從一開始就習慣於甚至愛好於把「「一百萬行**寫到乙個檔案」,這是乙個多麼司空見慣的事情。勤快的他們查詢乙個函式要在編輯器裡按五千次 pagedown/pageup 鍵,對他們來說這也是無所謂的,甚至是驕傲的。但總會有一些懶惰的孩子,懶惰的孩子們為了完成這些枯燥而又費時費力的事情就必須學會新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單元檔案(unit)出現了,懶人們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方法。結構化程式設計的時代終於開始了,新的方法取代了舊的方法,而這一切的功勞,是要歸終於那個在按第 5001 次pagedown鍵時,突然崩潰的程式師。

如果乙個人學了一年的程式設計,他的腦袋裡還是昏乎乎的,不知道從**開始,也不知道如何做程式。那想來只有乙個原因:他學了,也把知識學進去了,就是不知道這 些知識是幹什麼的。或者說,他不知道各種知識都可以用來做什麼。 大量的知識和資訊擾亂了他的思想,這是我們就需要嘗試一下將所學知識分類,就好比整理自己的書桌一樣,最常用的放在手邊,而最不常用的放在書櫃裡,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能很快運用那些用得到的知識,去完成自己的產品開發。

時代在改變:程式=資料+演算法

——這個是面向過程時代的事。

程式=資料+演算法+方法

——在oo時代,我們看到了事件驅動和模型驅動,所以出現

了「方法」問題。

在現在的時代:總體結構->物件導向,關係->資料結構,實現->演算法。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有一句俗話說越會花錢的人越會掙錢,同樣的越懶的人越會運用方法,因為懶得走路發明了汽車,因為懶得坐車發明了飛機,如果每個人都兢兢業業按照原有的方式進行工作,那麼社會不會進步。我們並不是說勤勞的人不好,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懶人有懶辦法。書裡引用了李冰積薪燒山的故事,李冰身為一地長官手底下掌管著幾千萬人,他...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是懶人創造了方法 第二章的開篇又引出了一篇故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李冰,蜀地太守。同樣是開山,愚公想到的是 碎石擊壤 而李冰就已經懂得 積薪燒之 了。愚公太勤勞了,他想 吾今勝昨倍許,明勝今倍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但是越發的勤快,愚公便越發沒有機會找到更快的方法。但他只是個普通人,就算他再...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第二章的開頭沿用了愚公的故事,並引出了類似的例子李冰。同是鑿山,卻方法不同。愚公是勤勤懇懇的,三個技術人員,面隊的這個龐大的工程,碎石是開衫的辦法。同樣面對浩大工程的李冰,用懶人的方法燒了一座山。乙個會鑿,乙個會燒。時間上卻是差的很多。無論的時間的利用,人力資源的利用,都可以看出李冰略高一籌。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