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理解的開源,是獲得源**後,就可以編譯整個軟體產品的專案。這樣,乙個成功的軟體產品,如果將源**開源後,相當於將自己的成功之本公布於眾,這簡直就是在複製競爭對手,為自己掘墓。
這樣想來,開源是一件極其不利於那些有自己產品或服務的軟體公司,尤其是非常成功的軟體公司,他們的軟體產品或服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本,他們不希望也不會將自己的軟體開源。
但是,即使這樣,開源依然很受人歡迎,而且有很多開發者在為開源做著貢獻,其中包括我們說的那些成功的軟體公司,但是開源僅僅是他們軟體的一部分。
開源專案的開發者不但為開源事業做著貢獻,而且,很多人在開源專案中獲得了收益,甚至活得非常好,所以,開源也成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使開源事業可以持續發展。
軟體的使用者對於開源也情有獨鍾,如果這個軟體是開源專案,那首先對它的印象就提高很多,因為敢於將自己的**公布於眾,**的質量自然會很好,再加上這種奉獻精神,更當褒獎,然後是開源軟體即使沒有公司的支援,可能會停止公升級,也不會有很大風險,所以用開源專案的軟體自然更加放心。
這裡,我們就提到了乙個軟體使用者關心的停止公升級問題。因為軟體的公升級一般是很頻繁的,乙個軟體從第乙個版本,到很好用,很易用,甚至使用者依賴,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幾年,十幾年。如果乙個軟體在中間由於某種原因停止開發,那使用者可能要面臨如何找到替代的軟體,而且包括已有資料的移植等諸多問題。所以,對於銷售的軟體,使用者購買的其實是一種持續的服務,不是一次購買,終生受用,而是按照週期進行付費。這樣,開源軟體不收取費用,自然也就沒有約定開發者必須公升級,如果軟體不公升級,就可能遇到諸多問題影響使用。
btw: 經常是一些簡單的想法,還沒有寫完,就存成草稿。但發現草稿發布後,發布時間是發布時的時間,而不是建立時的時間。所以,以後無論草稿多簡單,還是先發以保證思路時間的正確。
寫這個的目的,就是前面在2023年11月份 發布了orgchartcontrol的源**,寫了一篇文章,但是以草稿儲存,今天發布時,發現在當前這篇有關開源策略的文章之後,這樣會給人以誤解了,所以多想了這些。
安全工具選擇 開源還是商業?
在有限的預算內,改進安全技術的最好辦法是什麼?我們想要更新一些較老的技術,並轉移到siem 安全資訊事件管理 或者其他威脅資料關聯產品,但面對緊張的it安全預算,這很難實現。我們也有考慮一些開源產品,那麼,在使用免費和開源安全工具與購買商業安全產品之間,如何作出最佳選擇呢?從來沒有資訊保安團隊告訴我...
商業智慧型是噱頭還是利器?
編輯導讀 原文發表於zdnet台灣,作者顧武雄,現任高傑信公司首席技術顧問 microsoft mvp technet teched特約資深講師,專精於企業資訊保安部署規劃以及windows server system office server system整合應用技術。就我的輔導經驗來看,商業智...
想到linux到其它,開源對商業化的軟體是乙個促進
一年前就在vmware上面裝了debian,滿含熱情的奮鬥了好幾個晚上。可惜熱情消退,就再也沒理了,許多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最近又開始搗騰起來,相在debian建乙個amp環境,結果一開始就遇到麻煩了。apache用瀏覽器訪問不了,但確實又服務啟動了,後來用dpkg s 看了,原來系統已經裝了乙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