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欺騙生活了。在資訊越來越多,選擇也越來越多的當下,許多人卻更加迷茫。那些舊時代的風骨——陳忠實《白鹿原》的堅守、張愛玲的傲人與清冷、葉嘉瑩對詩詞的熱忱……被匆匆擱置,我們陷入了乙個怪圈中。
顧城說:「乙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這種誠實,是忠於自己,忠於乙份最開始的澄淨。我感受過很多這樣的澄淨,在《月亮與六便士》克蘭德滿屋子迷人的畫中,在八月長安以萬眾矚目的光華學子的身份堅持寫作的行動中,也在羅曼·羅蘭認清生活真相後保持如初的熱愛中。
我們總是在尋找一種能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它能撐住我們去接受生活的所有瑣碎。但真正的力量從來都不是向外尋得的,它在我們的身體裡,帶著滿身的靈氣,蓬勃而昂揚。
劉瑜說:「向黑暗深處的你伸出手去」。的確,當我們向內心深處尋找,微光也會隨之照耀內心。我們忽視那些小想法太久了,久到它們已經微微潮濕而發霉。王小波一輩子忠於內心,敢想敢寫也敢做,最終成為一代了不起的作家,以其豐滿的人格征服了許多讀者的心。所有喜怒、得失,終究是歸於自己的。
先問清自己內心,才能理解自己,理解生活,給黑暗中的自己帶去力量。讓我們在任何情況面前都能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好,不會慌張失措,始終保持一種沉靜,給自己一種站在風口浪尖也能野蠻生長的任性與堅定。
猶記得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寫出的那份無奈與坦然,這也許就是如何在內心深處尋找力量的最好寫照。她與錢鍾書一生坎坷,經歷大起大落,深諳人世沉浮。外界對於她來說,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痛苦與折磨,但是她走過來了,憑藉的,就是心底那份忠於自己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愛,她寫「我乙個人思念我們仨。」即使親人都已離世,但總有乙份回憶和愛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去把當下的生活點亮。對於我們來說,如何尋得真正的力量,可從她的一生中窺見幾點真諦。
我們應該忠於自己,他人與外界終究只是你的背景**而已,而你的故事,從來不需要他人來填充。
若是你還記得自己六歲開始閱讀小故事時,文字的奧妙與單純所帶來的感觸,就不要在大家紛紛選擇理科時,動搖你手中正寫下文科兩字的筆。
自己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加繆曾言,「我最尊崇的一種美德就是永不放棄生活,坦然面對生活的態度」。這種態度能讓我們離那份力量更近,也離幸福更近。
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心深處。往外張望時,不如先忠於自己且熱愛生活。
那份力量正在不息生長,當你垂下目光,看到心房。
——————朋友發了封郵件過來了,覺得寫的不錯,在此分享一下。
來自內心的恐慌
我知道這次我是真的慌了。以前總是沒心沒肺地隨意揮霍著時間,感慨大學是過得真沒意義,其實這又豈能怨 大學 一切都還是看自己把握。早上一起來發現外面下起了雪,後來竟還下起了鵝毛狀的小雪團,到中午雪漸漸停了,在下午居然還出過幾分鐘的太陽,這會兒又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 這反常的天氣讓人很不爽,不知覺就會想很多...
內向者優勢 原版 來自內向者的3條公共演講建議
那些尷尬的沉默並沒有你想得那樣尷尬。當時,我還是一名剛起步的研究人員,馬上就要開始我的第一次會議報告。隨著觀眾一一落座,我能感覺到我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我提前幾周準備了演講內容,並且反覆練習。但是,一切似乎都在那一刻成了一段遙遠的記憶。你的論證有瑕疵。你的報告很無趣。批評的聲音在內心嘶吼。進入了研究...
不自覺的向人展示自我,是來自內心的渴望認同
你有沒有遇到過下面描述的這些的場景,以及對應的行為或狀態 以上所有場景以及類似情景,都算是一種自我尋求關注的心態,這個跟是否自信無關,也許是正向的自我展示希望留下不錯的印象,也許是負向的向對方炫耀試圖刺激對方,不論是哪一種都是一種渴望被人關注的狀態,希望通過一時的調整得到對方的關注。當我們非常渴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