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第 15 版第一章的讀書筆記,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了總結歸納。閱讀此章能夠明白以下問題
1、我們為什麼要溝通
2、溝通經過的過程
3、溝通高手的特質
生理需求:人際溝通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不可或缺
認同需求:在溝通中通過他人的回應認識自己,詮釋自我
社交需求
達成目標:通過發出指示、建議、命令等來實現我們的目的,溝通是一種達成目標的工具
溝通發起者把訊息進行編碼後經由存在雜訊的傳輸媒介到達接收者,接收者對資訊進行解碼,訊息單向傳輸,因為存在雜訊,所以訊息存在被誤解或者丟失的風險。
溝通是乙個雙向交流的過程,其參與者處於不同但又有重疊的背景下,經由交換資訊而建立關係,關係的品質會收到外在的、生理的、心理的噪音干擾。
2.3.1 量化與質化
溝通的數量與溝通的質量,人際溝通的方向是質化,非人際溝通的方向是量化。
2.3.2 人際溝通的特徵
獨特性:特定規則和特定角色的擴充套件,不同關係種類發展成朋友。
不可替代性:每一段關係都是無可取代的。
相互依存性:對自身的認同是通過我們與他人互動的實質來決定的。
袒露一部分私人資訊:為了使關係更親密,展示一些私人情緒和感受。
內在的回報:不追求外在回報,重在維護關係本身。
3.1.1 溝通可以是有目的或無目的的行為
有目的:本就想傳達資訊。
無目的:自己無意間的表情動作、語氣本不想傳遞給其他人,但是被其他人觀察到了。
3.1.2 不溝通是不可能的
任何動作、表情、聲音都是在傳達資訊,乃至沉默也是一種資訊,傳達了資訊就是在溝通。
3.1.3 溝通是不可複製的
不可能複製出完全相同的溝通過程,場景、物件、時間、空間都不一樣。
3.1.4 溝通是不可逆轉的
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無可挽回。
3.1.5 溝通同時具有內容和關係兩個向度
內容向度:雙方明確討論的資訊。
關係向度:表達你對對方的感受。
溝通的越多不見得越好:話太多可能被別人厭煩,起反作用。
意思不在字眼裡:詞不達意的現象可能經常發生,主動解釋很有必要。
成功的溝通並不表示彼此理解:你說的是a, 我說的是b,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很常見。
溝通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不合時宜的袒露心聲帶來傷害可能遠超過它帶來的好處。
沒有理想的溝通之道:有效的溝通方法不止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有價值的。
溝通能力依情境而定:不同的溝通技巧適用於不同的場合。溝通能力應該用程度和範圍來劃分,有可能你不能很好的應對這個狀況,但是你在其他場合能處理的很好。
溝通能力可以後天學習:影響溝通能力更大的因素是在後天可以習得的技巧
擁有多樣的行為反應:溝通高手有乙個龐大的溝通行為資料庫,記錄了每種溝通技巧適用的情境。
挑選恰當的行為的能力:根據不同的情境、目的和對他人的認知選擇不同的溝通技巧。
表現行為的技巧:有效的展示溝通技巧也很有必要。
認知複雜度:看待事物時,組織其架構的技巧稱之為認知複雜度。從不同的角度嘗試思考解釋問題,可以避免讓你反應過度或發生誤解,而且增加了有建設性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概率。
同理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感受對方的處境。
自我監控:觀察自己的行為並藉此調整自己的行動,善於自我監控的人更不容易忽視自己的缺點,也不容易高估自己,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
4.3.1 主動性
主動與他人溝通。
4.3.2 容忍模糊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發出的資訊可能在對方看來是模稜兩可甚至難以理解。
4.3.3 開放心胸,了解特定的文化規範
入鄉隨俗,不同的國家種族有不同的禮儀規範,包容多元文化。
4.3.4 知識和技巧——提高專注力
被動觀察:有效運用洞察到的見解。
積極策略:通過多種方式學習不同文化的知識和技能。
自我袒露:將自己的資訊袒露給跨文化的物件。
溝通在很多方面都是很重要的。除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外,有效的溝通還能增進生理及心理健康,建立自我認同,滿足社會需求,等等。溝通的過程並非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模式,而是雙向交流的過程:溝通雙方自發地傳送和接收資訊,但有時會被各種型別的噪音干擾。
人際溝通可以依據參與者的人數提出量化的定義,或者依據雙方互動的品質提出質化的定義。從品質的角度來說,每一段人際關係都是獨一無
二、不可替代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從內在收穫回報的。人際的和非人際溝通都很有必要,大多數的關係同時具有這兩個部分。
幾個原則主導了溝通展開的過程:資訊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無目的的;人絕對不可能不溝通,溝通也無可取代、無法複製;溝通無法逆轉;資訊具備內容和關係兩個向度。此外,關於溝通的迷思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意義是被人主動建構出來的,而不是被動地隱藏在字裡行間;越多溝通不見得越好;溝通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最後,溝通並非天生的特質。
溝通能力是一種人人可以擁有的技巧,它能幫助你在維持現有關係的前提下從他人身上獲得你所尋求的資訊。溝通的情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因而溝通的能力也需要隨之做出改變。溝通高手不僅擁有各式各樣的行為反應方式以供選擇,還懂得在適當的場合表現出最合宜、最純熟的行為;他們不僅能夠準確理解對方的觀點,還能帶著同理心做出回應:他們還會在溝通的過程中隨時監控自己的行為,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在跨文化溝通時,需要具備合適的動機、忍受資訊的模糊性、開放心胸、掌握一定的知識技巧,這樣你才能溝通無礙。
源文:人際溝通入門
人際溝通黃金四原則
提交者 kfwebadmin 日期 2007 06 06 閱讀 4444 評分 8.26 157 有社會學家指出,在許多家庭裡,夫妻爭吵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誰也不服誰,不懂得欣賞對方,看不得對方好,恐怕也是同事 朋友交惡的乙個很重要的原因。沒有了偶像,不懂得欣賞別人,較少合作,較多算計,結果大家誰也...
人際溝通黃金四原則
有社會學家指出,在許多家庭裡,夫妻爭吵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誰也不服誰,不懂得欣賞對方,看不得對方好,恐怕也是同事 朋友交惡的乙個很重要的原因。沒有了偶像,不懂得欣賞別人,較少合作,較多算計,結果大家誰也不開心。博弈論中著名的 囚徒的困境 推論告訴我們,在多數情況下,雙方合作比雙方背叛好,做的好的關鍵...
超越自我 人際溝通
你不是一座孤島,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在於誠信。存入六種感情存款 1.了解別人 唯有了解並真心接納對方的好噁,始可增進彼此的關係。若欲為人所了解,就得先了解別人。2.注意小節 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其實最能消耗感情帳戶的存款。3.信守承諾 就算客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