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好奇2023年底世界網際網路人在討論什麼,這個答案可能是「why」。而這個答案的提供者,來自谷歌。
在國內,谷歌的「why故事」則有另乙個版本,它的名字叫「年終覆盤」。
以至於隨著十幾年間各類榜單的層出不窮,人們最初面對流行詞多少有些「陳詞濫調」的鄙夷,或者覺得榜單盤點「抓不住」重點的戲謔,不過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裡,人們對於盤點的情感在近幾年間也有了新的變化。
比如,2023年網易雲**的年終盤點迅速破圈的背後,有不少大v、網友「自來水」式的**推薦,而人們也樂於分享自己在某款軟體上花費的時間與經歷,「住」在某款軟體,或者已經在**「買房」,這開始成為乙個極具z世代氣質的表述。
這就有必要思考下,為什麼乙個十幾年「常青」的營銷產品仍然會有現象級的熱度反饋?而營銷人們,又是因為盤點的哪些特質才選擇堅守這樣的形式?
作者 / 指北bb組
編輯 / 蒲凡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有必要先看看市面上的盤點類營銷都有哪些內容。細分來看,目前常見於社交網路傳播當中的「年終覆盤」們,通常包含以下六個分類內容:
1.產品中的使用者資料盤點;
2.分析使用者的產品使用習慣;
4.回顧總結產品年度專案與成績;
5.為某個主題、行業進行年終盤點;
6.為某個主題服務,帶有明顯營銷屬性的行業報告。
第六類通常是在社交網路上流行的一類經典營銷案例——***大資料報告,比如應屆生、單身狗之類的報告。雖然從形式上借鑑了年終盤點的思路,但是實際內容上,多是服務某類營銷活動,為其背書。
當然,以上六類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在乙個盤點中兼具多種元素,也是常規操作。
使用者資料報告,無疑是對使用者個人資料進行的定製化整理。**賬單的購物金額和次數總結是一次記憶回溯,而往往只有開啟賬單才會感嘆,「原來我這麼有錢過」。又比如螞蟻森林碳賬單,則在一定程度上,將低碳出行、公益活動、線上支付等等行為,量化成收集的能量和捐出的愛心,幫助使用者實現個人滿足。
(圖源網路,2023年網易雲的盤點極為懷舊)
總體而言,人們從使用者資料年終盤點中獲得的,更偏向於個人化的情感訴求。而第二類和第三類專案,即使用者行為報告和使用者畫像分析所實現的,更傾向於在社交關係中獲得價值認同與滿足。
無論是搜尋偏好、**品味,還是被錨定的各式標籤,或多或少都體現著使用者在某個產品使用中,展現出的一部分個性和價值取向。拿**報告來說,**曲風流派、喜歡某個歌手都是個人志趣的展現。使用者通過分享,在社交環境中達成自我展示,鞏固已有的社交「人設」。另一方面,不同的品位,都將區隔出不同的興趣圈層,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權衡社交關係的要素。
(左圖為2017報告,右圖為2023年)
第五項類似豆瓣年度電影榜單這樣針對某個垂直領域的盤點,通過行業性的總結,為行業創業者和愛好者,留出乙個共同的命題——當疫情下的中國影業,既面臨著社會環境特殊性,也正受到線上流**的進一步衝擊時,影院的未來在**。
從這個維度上看,人們對於年終盤點的偏好,圍繞個體、群體,從中洞悉一些行業和社會的脈動,也成為年終盤點的任務之一。綜合看來,人們透過年終盤點可以圍觀的,不僅僅是個體的情感偏好,更有對於資訊、變動的根本性訴求。
(早在2023年,人們就在網際網路上圍觀盤點)
**人們在網路中的行動邏輯,應當回歸到使用者在網路中的生存特點和需求,溯源人們在這場盛大的「年終盤點」事件中,選擇圍觀的姿態和目的,或者更具體地表述為,人們為什麼樂此不疲地參與這起營銷事件,甚至毫不吝惜所謂的個人「社交財富」?
在行業**中,你能夠找到需要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有人將它稱作「數字時代個體趨於原子化的表徵,質疑其無法呈現與洞察真正的以「整體」形式存在的身份」 ,也有人並不在意其背後繁瑣的邏輯「只要這份資料不**或者洩露,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份總結資料挺好。」
結合資料時代的背景來看,年終盤點的存在是必然的。當資料成為個人行為和思想的記錄,網民的資料化生存,是年終盤點得以存在的基礎。而使用者在網路中的社互動動行為,都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像是頭像、暱稱設定、表達方式,都是一種「表演」的策略。
這在社會學中是有據可依的,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就提出擬劇理論,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會根據身處的不同情境和人群進行調整。
具體到年終盤點的應用場景中,一些錨定標籤,提供格調品位證明的盤點,順勢成為人們**分享,以達成自我形象披露的工具。借助篩選,人們有意識的保留一些符合自己的社交形象「人設」,諸如「搖滾青年」、「二次元」、「追星girl」、「z世代」等時髦元素。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人們洞察到年終盤點的營銷屬性後,仍然樂於投身其中的原因之一。
加之伴隨社交網路發展,網民並非完全孤立的個體,也不再是單向度的接受者,而是參與、創造並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文字盜獵」式的解讀,使得年終盤點的意涵,擁有了極大的開放性。
作為一種社會性的行為,人們既從社會中獲得集體記憶,也在與其他個體或群體交流這些集體記憶獲得認同。
集體記憶的儲存和傳播,有賴於媒介的「再現」、「改寫」、「凸顯」加以建構。而基於大資料收集和挖掘、視覺化、情感分析等等實現的年終盤點,以及人們由此衍生的討論,正在建構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人們參與年終盤點所獲得的,不僅是個人興趣的滿足、或者達成群體交往中的表演訴求,也在內容分享和創作過程中,將重大公共事件中普通個體的衣食住行、喜怒悲歡,書寫進時代的集體記憶中。
或許將「重建」巴別塔,寄託於年終盤點是一件機會渺茫甚至天方夜譚的事情。但年終盤點的價值與重要性,正在年復一年地被加深,被反覆提及,被反覆檢驗。
如果有什麼切實的期許,那麼——真實發掘個人的好奇與求知,群體的文化與消費,把握真實世界裡的人們命運相息,搭建乙個可以用於大眾書寫集體記憶的空間——在年終盤點之中,也在之外。
為什麼應屆生都熱衷於網際網路?
最近在微博看到這樣乙個話題 為什麼應屆生都熱衷於網際網路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壯大,很多學生最初都是抱著 非網際網路行業不進 的目標擇業,但往往四處碰壁後心灰意冷。如今的應屆生想要進網際網路大廠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誰具有走鋼絲的能力,誰就能成功上岸。網際網路行業對年輕人來說,儼然是一條新的賽...
為什麼應屆生都熱衷於網際網路?
最近在微博看到這樣乙個話題 為什麼應屆生都熱衷於網際網路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壯大,很多學生最初都是抱著 非網際網路行業不進 的目標擇業,但往往四處碰壁後心灰意冷。如今的應屆生想要進網際網路大廠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誰具有走鋼絲的能力,誰就能成功上岸。網際網路行業對年輕人來說,儼然是一條新的賽...
網際網路 ,為什麼要去顛覆?
昨天去參觀路演,有位投資人的評語是要讓傳統落後的行業死去,而不是幫助他們去苟延殘喘,這個觀點,站在不同的立場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拋開道德層面和一些人的心理感受,我覺得這種說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人說,沒有傳統的行業,只有傳統的腦袋。在很多時候,難的不是缺少新思想,新思維,難得是這種新思想和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