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實用書籍,書名是《學會提問》,但卻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提出好問題。更多的是告訴我們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指導我們如何通過提問去理解乙個人的觀點和論述,以及如何通過提出一些問題,避免被欺騙。貫穿全書的始終的是批判的理性思維。即使你看過我的筆記。我仍然建議你去讀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批判性思考,提出好問題的前提(1章)
如何理解乙個觀點或論述(2-5章)
如何避免被誤導(6-12章)
但是,為什麼要學會提出好問題呢?
因為我們並不想做觀點的奴隸。是否接受別人和自己的觀點,取決於觀點有多大價值,是否合理。
而通往合理的道路上往往從問題開始,並且由問題相伴!
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批判性思維。
本書中批判性思維包含下面三個方面的內容:
也是本書作者希望引導的方向。
第一,問問自己這件事和自己是否有關係,作者提示我們,別為與我們無關的事兒去浪費時間。
第二,記住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要記住問問你自己,「我有沒有可能是錯誤的呢?」,而不是對價值觀不同的人一棒子打死。
第三,記住擁有批判性思考的人需要擁有自主性,擁有淘金式思維。需要能夠主動的進行選擇,而不是來著皆收。
第四,如果你想對乙個人的觀點有深入的了解,你需要將對話不斷進行下去。你需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好奇,而不是挑戰,你需要報紙謙遜。要有耐心的傾聽與與我們意見相反的人話。不要感情用事。更不要做人生攻擊式的一廂情願的思考。
「這個人之前就有過小偷的行為,所以這一次一定也是他幹的」
你看,這樣的人你一定很討厭吧。
這是批判性思考的大敵。這是一種情緒化,當我們無法理解或者改變我們的境遇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批判性思考何其難,會有種種困難一直伴隨我們,但是憑藉好奇心和對批判性原則的尊重,絕對可以抵制他們。
要想做到對乙個提出的觀點做批判性思考,知道真正理解這個觀點是首要任務。
理解乙個人對你表達的觀點,你需要以下有外到內的三個步驟:
是什麼?= 結論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憑什麼?= 理由 理由是什麼?一些細節的詞有沒有暴露他們的思考路徑?
為什麼?= 價值觀和假設他們的此刻擁有的價值觀是什麼?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1,他到底想說什麼? 2 他憑什麼這麼說? 3 他為什麼會的得出這樣的結論
下面還是乙個乙個來看。
要去客觀評價乙個人的分析和推理,第一步就是要找準論題的結論。
這裡有兩種論題:描述性論題和規定性論題
知道這兩種分類,有助於你縷清論題的思路。但是有時候,那些論題不是很清晰的表達出來。那麼,找準結論就是找到論題的方法之一。
作者或者演講者希望你相信的,就是他的結論。而只有知道了結論你才能進行客觀的評價。
然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理由,解決 :
乙個完整的論證有兩個明顯的組成部分,乙個結論和 支撐結論的理由。
理由是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個結論的解釋說明或者邏輯依據。
只有找到支撐的理由,才能判斷乙個結論的價值
例子書裡很多。不一一枚舉,但對理由有幾個關鍵的點:
另外,我們關注上下文去理解詞的意思,因為字典裡的意思不一定在文章中是適用的。同時還要注意一些包含感**彩的詞。
所以對這些可能歧義的詞,我們要養成不斷提問的習慣:「請問你這是什麼意思呢」,而且那些想要說服你的人,就有義務去講這些模稜兩可的詞語解釋清楚。
乙個論證表面可見的部分可能穿著最華麗的外衣。
藏在背後的東西是什麼呢? 是一種假設。
假設就是乙個看法; 通常沒有說出來,而作者認為理所應當,並用來證明其表面的推理論證。
表達了作者希望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
這裡的價值觀假設,更多是一種場景下的比較。是一種場景化的價值觀傾向。
價值觀可能人人都有,比如競爭和合作,效率,隱私。只是在不同場合下,人們的取捨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假設。
比如 : 每週開**新聞發布會是否合適? 這種規範性論述(應不應該的問題),牽扯到的是 **自由和****的衝突。這個時候,贊成與反對的人,就是基於在這種情況下,哪一種價值觀更加重要。
以下四條線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乙個人在辯論中的價值觀傾向。
作者或者表述人的背景
可能發生的結果,受益方是誰?
尋找類似的辯論,檢視同類的價值觀假設
採取相反的立場,看看反對的人關心的是什麼
但是別忘了,你找到價值觀假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判斷推理的過程和價值。價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原因,作為理性思考的人也好考慮到。(當然這並不容易,所以一開始就讓你想清楚這件事是否和你有關)
描述性假設是作者對世界的認知。是他認為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那些想法
------------------------------
和價值觀假設比,乙個理想,乙個現實。
這就是他的描述性假設。他認為世界就應該是這樣的。
以下幾點在尋找描述性假設的時候要注意:
思考結論和理由之間的鴻溝。也就是你怎麼能從這個理由得到這個結論的?
尋找沒有說出來的那些支撐其理由的想法。
將自己變成作者,再變成反對者,去感受。
認識到有其他理由,可以代替作者給出的理由,來獲取結論的好處。
但是我們在尋找的時候,要記得,找到有爭議而缺失的假設,而不是那些無意義的。
至此,我們就完整了解了乙個論證的過程。以及如何理解他們。
具體就是: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理由是什麼
是什麼價值觀或者描述性假設
可是,這些理由,可靠麼?什麼樣的理由才可靠, 如何才能避免被誤導呢?
批判性聆聽和主要目標就是判定這些結論的可接受程度或者價值的大小。
首先,我們就要當心推理中的謬誤。就是那些嘗試欺騙你的邏輯。
常見的有一下三種:
結論提供的推理需要你無法接受的假設。
用與結論無關的資訊來分散你的注意力
提供的證據需要結論成立為前提
當然,這些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的有很多種形式出現,然後書中將它們都總結成乙個個謬誤。這裡說幾個讓我感同身受的。
人身攻擊謬誤: 對個人進行人身攻擊,而不直接反駁其提供的理由。
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會相信你,因為你就是個白痴。你不適合做這件事。
追求完美解決方案謬誤:因為嘗試某種方案會有一些後遺症,於是這種方案就根本不應該被採用。
(這裡就是追求完美主義謬論。不完美就不該採用是謬誤)
能提出解決方案比一籌莫展、束手無策高明百倍
比如: 防盜門不能完全防止小偷,就不用裝了?
偷換概念謬誤這個最常見,
白馬非馬: 替換了「是」 這個概念。
你算什麼男人,和男人會長鬍子。「男人」概念也不同。
訴諸公眾謬誤 and 訴諸權威謬誤他從來都是充滿愛心的,信心百倍不遺餘力的為***做貢獻。所以你應該偷他一票。(但其實什麼都沒說,沒有實質性理由)
首先找出結論和理由,這是第一步
如果結論支撐某個行為,想一想理由有沒有表明某個具體的有點和不足?如果沒有,就要當心
問一下自己,如果理由成立,需要什麼樣的假設?而這個假設是否合理。
注意那些想引起你情感共鳴的細節。情緒會毀了你的判斷。
人們偏向於相信自己親眼看見的事物。但是我們看到的記得的,都是我們想我們看見的想聽見的。很難完全公正與沒有偏好。要向個人觀察稍微正規,那就需要觀察的時間很近,而且是幾個人對觀察事件沒有期望和偏好。
對於專家意見,也要看專家的背景。
能做到可複製,可控性,描述精確的科學研究的結果,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總結以下幾點:
看到資料的分析,多問一句,資料是怎麼來的,你的得到的細節越多越好。
平均數陷阱:是平均數,還是中位數,還是眾數
平均數: 和馬雲一起,我們平均身價1000億美元
中位數: 1 - 100 的中位數是50
眾數: 數字排好序,區域端內出現次數最高的數字是眾數
這裡有乙個例子,乙個20歲患癌症的年輕人,醫生說,這個病平均壽命是35歲。這個時候,35這個平均值是眾數的時候是才是有效的。否則常常就被平均
就醫的時候,也要挑數值分布最樂觀的那一家。
當你聽到動聽的比例和百分數 , 一定要當心
但你也要學習到,換乙個說法,說服力會強很多。 1% 和 100bp; 從1%到0.5%; 換句話說就是50%的提公升啊
記住,你遇到的每乙個資訊都有乙個目的。而有些資訊為了對自己的結論更為有利,會影藏掉一部分資訊。而這部分資訊就是對你推理結論最為重要的那部分資訊。
一切都是為了目標為了利益。找一找可能存在的負面效果以及誰會獲益,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那些沒有說完的理由。
或是因為不需要解釋,也可能是因為就是刻意想要騙我們。
這一本書核心分為兩塊,一塊是理論,一塊是例項。兩者交叉,貫穿始終。告訴我們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乙個完整的論證應該怎樣批判性的理解。提問出正確的好的問題是核心方法。
但我讀下來更多的感受是,開拓了思維。那麼多例項要記住很難。但是卻記住了要時刻保持開放的懷疑心態,不總非黑即白,思考與推理不同的角度和場景下,不同的價值觀下,會有不同的結論。世界豐富多彩,保持好奇持續探尋總是沒錯。
而作為會批判性思考的人,我們也總可以識別出最強有力的推理。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
批判性閱讀能力 批判性聆聽能力 批判性思維習慣非常重要,有利於知識獲取和創新 批判性閱讀和聆聽,即對自己耳聞目見的一切進行系統的評判,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態度。這些技能和態度建立在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上。意識 能力 挑戰一 如何讓自己盡力理解那些和我們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批判性思...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
第2章 干擾批判性思維的障礙 第3章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第4章 理由是什麼 第5章 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5.2 檢查有沒有歧義 第6章 價值觀假設與描述性假設 第7章 論證中有沒有謬誤 第8 9章 證據的效力如何 第10章 有沒有替代原因 第11章 資料有沒有欺騙性 第12章 有什麼重要資訊被忽略了...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一
如果在你的家鄉投資建立一座核電廠,你會支援還是反對?如果忽然有人問你這個問題,你會作何回答?好吧,這個問題可能太寬泛,與實際聯絡不大。那麼,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情,你會告訴父母還是隱瞞不說?我相信,有很多人會用 我沒有兄弟姐妹 這樣的話來逃避,但是逃避過後,心裡又不自覺地想自己會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