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礎軟體要投入很多錢?

2021-09-20 10:55:46 字數 1421 閱讀 2701

現在有個說法,國家對基礎軟硬體的投入太少,經常會說微軟、oracle、intel這些巨頭每年的研發費有多少多少,我們的投入連個零頭都不到,當然做不出什麼象樣的東西了。

看起來還真是,似乎還要再加大投入才行?

我不懂晶元的事,不知道是不是需要花很多錢才能建出基本的實驗生產環境,但軟體的研發成本還是比較熟悉的。在我的意識中,國家在這方面投入的錢並不是太少了,已經足夠多了。

和國外巨頭比研發費,你不能拿微軟現在花了多少錢來算,而要拿當年它做dos時花掉的錢來比。基礎軟體要做到全面普及,確實需要持續的投入完善,長時間來看,這個成本也確實很高。但是,把產品做到能用、做到使用者願意來買單、做到可以養活自己,可能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但並不需要太多的錢,後期完善的成本可以也必須用利潤來支付。

我沒統計過linux做到使用者願意用投入了多少人月成本,mysql又用了多少?但無論如何,我想這個成本都會遠遠小於國家對基礎軟體的投資額度。

那麼,為什麼國家支援的基礎軟體都做不成,花了這麼多錢也還是做不好?

這個原因已說過多次了,因為做這些事情的基本戰略是抄,而從來沒敢想過超。

抄,你當然要花很多錢才能做出個類似的,因為人家已經花了很多錢,你又沒有三頭六臂,憑啥比人花的錢能少很多?

抄,只能抄出表面的東西,抄不到產品背後的商業邏輯,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只是為了做這個產品而做。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於是還得持續地花錢,結果當然你會覺得錢總是不夠,而這種情況下,投入再多也是無濟於事的。

但是,我為什麼要做得和人家一樣呢?

有人說,國外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已經非常好了,你做得不如人家怎麼競爭呢?

其實,在創新技術面前,使用者體驗根本就不是個事。剛做出來的汽車跑得沒有馬車快、坐著也沒馬車舒服,使用者體驗在很多方面都明顯要更惡劣。但是,它不用吃草喝水、不會生病受驚,就會有那麼一些使用者願意為這些特性忍受其它惡劣,然後,逐漸地,速度也提上去了,舒適度也好起來了,….。

類似地,經常被拿來說的生態問題也不是個事。只要你有過人之處,解決了使用者的痛點,自然有使用者會接受你。生態不是一天兩天建成的,但也不是沒希望的。去抄才沒什麼希望,只是人家的生態下混混日子。當然,你要能抄到前幾名(象amd之於intel)那也行,市場總容得下幾個競爭者,但我們這些一向處於十名開外的選手,你抄什麼抄啊,你只能去超!

創新不容易,因為過程中試錯的反覆很多,所以週期會很長,風險也會比較大,但是真不需要花很多錢。十幾個人能做的軟體已經相當複雜了,在迭代試錯的階段,人再多也沒什麼意義。

潤幹做報表工具,耗了近5年時間才做到贏利,時間是不算短,但投入了多少呢?研發隊伍不過10人,一年不到100萬(15年前)。現在我們做資料計算和資料庫,這個難度更大,已經耗了10年了,但研發隊伍也不過25人(前幾年更少),就算再擴一倍,成本頂天也就是每年千萬級別,肯定沒有人家的零頭多,但你看我能不能做出乙個敲打oracle的東西出來!

做SEO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當時看了這兩個站,兩個 權重都很高,做的也都是熱門關鍵詞,日搜尋量都在20萬以上。分析了半小時,者兩個 黑色單向反鏈都在一萬五千多條,並且全部是 站和教育站。朋友的站使用的網域名稱是7月份收購乙個同類站的,而在他上面的 卻是6月份收購了乙個電影站的網域名稱。同類站,網域名稱都是收購後直接修改的關鍵詞...

做軟體要尊重事實

原始資料具有不可刪除性,是要忠實 全面的記錄歷史的 做軟體,一定程度上的資料冗餘是有必要的,資料要真實 全面 準確 原始 有效 以上是公尺老師對這次討論的乙個中心總結,又是乙個上午的會,討論的是關於軟體設計中資料的價值,以及資料該如何處理 儲存。這段時間yh收銀系統的維護工作,最多的問題便是資料問題...

軟體最終是要換成錢的啊!

正在看林銳博士的 軟體工程思想 看到需求分析,很是感慨。需求分析要問的三個問題 這3個問題,最終關係到乙個核心的問題,軟體能不能換成錢!這讓我想起來,我剛工作時,老闆找談話,我稀里嘩啦地說了一堆,比如系統架構太差,質量太低,應該立即 馬上換個架構,云云。老闆完全沒有動容,我一度覺得自己很正確,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