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模型(3)

2021-09-16 12:17:08 字數 1449 閱讀 6009

指運用預先包裝的構件來構造應用系統。

構件可以是組織內部開發的構件,也可以是商品化成品。

構件開發模型本質上是演化模型需要以迭代方式構建軟體。

一種基於構件的開發模型包括領域工程和系統應用工程

是建立在嚴格數學基礎上的一種軟體開發方法,主要活動是生成計算機軟體形式化的數學規格說明。

統一過程模型是一種「用例和風險驅動,以架構為中心,迭代並且增加」的開發過程,由uml方法和工具支援。

四個階段:

1)起始階段 ------->構想文件,模型,術語表,初始用例,風險評估,計畫,專案原型

|| 生命週期目標

|2)精華階段-------->用例模型,補充需求,分析模型,軟體體系結構描述,

|| 生命週期架構

|3)構件階段-------->設計模型,軟體構件、整合的軟體增量、測試計畫及步驟

|| 構建階段

| 4)移交階段-------->提交的軟體增量,測試報告,綜合使用者反饋

|| 移交階段

|—————————

敏捷開發的總體目標是「盡可能早地、持續地對有價值的軟體的交付」是客戶滿意,通過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加入靈活性,敏捷方法使使用者能夠在開發周期的後期增加或改變需求。

1)極限程式設計(xp)

極限程式設計是一種輕量級,高效,低風險,柔性,可**的,科學的軟體開發方式。

4大價值觀:溝通、簡單性、反饋和勇氣

5個基本原則:快速反饋、簡單性假設、逐步修改、提倡更改和優質工作

2)水晶法(crystal)

水晶法認為每乙個專案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約定和方**,認為人對軟體的影響很重要,人通過交流和經常性的交付,軟體生產力得到提高。

3)並列爭求法(scrum)

並列爭求法使用迭代的方法,把每30天一次的迭代稱為一次衝刺,並按需求優先級別來實現產品。多個自組織和自治的小組並行地遞增實現產品。

4)自適應軟體開發(asd)

自適應有6個基本的原則:有乙個使命作為指導;特徵被視為客戶價值的關鍵點;過程中的等待是很重要的;變化不被視為改正,而是被視為對軟體開發實際情況的調整;確定的交付時間迫使開發人員認真考慮每一生產的關鍵需求;風險也包含其中;

5)敏捷統一過程(aup)

敏捷統一過程採用「在大型上連續」以及在「在小型上迭代」的原理來構建軟體系統。

每個aup迭代執行以下活動:使用敏捷,並將有意義的軟體增量盡可能快的交付給終端使用者,每個aup迭代執行以下活動:

建模:建立對商業或問題域的模型描述,這些模型「足夠好」即可,以便團隊繼續前進。

實現:將模型翻譯成源**

測試:像xp一樣,團隊設計和執行一系列的測試來發現錯誤以保證源**滿足需求。

部署:對軟體質量的交付以及獲取終端使用者的反饋

配置及專案管理:著眼於變更管理、風險管理以及對團隊的任一製品的控制。專案管理追蹤和控制開發團隊的工作進展並協調團隊活動。

環境管理:協調標準、工具以及適用於開發團隊的支援技術等過程基礎設施。

軟體開發模型

軟體開發模型 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 是指軟體開發全部過程 活動和任務的結構框架。軟體開發包括需求 設計 編碼和測試等階段,有時也包括維護階段。軟體開發模型能清晰 直觀地表達軟體開發全過程,明確規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動和任務,用來作為軟體專案工作的基礎。對於不同的軟體系統...

軟體開發模型

前提 在介紹軟體開發模型之前,要說一下軟體的生命週期,如同人的一生一樣,要經過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直到衰老死亡的過程。同樣,乙個軟體產品也要經過計畫,分析,設計,程式設計,測試和維護直到被淘汰的過程,軟體的這一過程稱為軟體生命週期。定義 軟體開發模型 software develo...

軟體開發模型

常見的軟體開發模型有瀑布模型 演化模型 螺旋模型 噴泉模型。1.瀑布模型 wate ll model 將軟體生命週期劃分為需求分析 軟體設計 程式編寫 軟體測試和執行維護等基本活動,並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 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不適應使用者需求的變化,開發模型是線性的,使用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