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產品設計流程,其實是在談論最符合當前環境、已有資源下的產品創造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產品設計流程必然是從已有經驗提煉出來的核心知識體系。結合自己ui設計、前端開發、產品經理三個維度的實踐經驗,嘗試將產品設計流程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認知分析階段(解決什麼問題?)
互動原型階段(尋找解決方案)
介面設計階段(包裝解決方案,更好的表達)
研發實施階段(生產)
驗證改良階段(質量監控、改良)
在這個階段,尤其對新產品來說需要對環境(市場現狀、核心使用者痛點、競品等)、資源、產品定位等有清晰的認識。
我們將通過以上認知來明確產品設計目的:解決什麼問題以及用什麼產品功能來解決問題。
有了設計目的,接下來進行低保真原型設計。產品經理或者設計師會通過繪製簡單圖形來表達「產品關鍵流程」、「關鍵功能結構」等,以此與專案成員溝通並評估可行性。
後續,通過可操作的高保真原型(完整的介面流程和互動細節)來進行真實的使用者測試,以求早期低成本的發現產品體驗問題。並不斷與專案成員溝通並評估可行性。
互動原型階段,本質是在探索解決方案。這個階段需要探索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同時不要受產品形態、成本、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盡可能早的將方案暴露給專案成員、核心使用者以求激發思維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每個產品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這個階段,需要視覺設計師在理解產品目標及互動框架的前提下,能夠提煉產品性格,為產品進行設計定位並賦予情感。
1.風格探索(根據情緒板、直覺對產品進行風格設定)
2.視覺設計(根據高保真原型,雕琢完整的設計稿)
3.輸出交付物(介面標註、規範等)。
這是解決方案的生產、測試環節,該階段同時需要產品、視覺設計師的同步跟進,以確保解決方案的質量。
1.觀察資料:收集上線後的產品資料、使用者行為資料
2.驗證目標:將收集的資料與初期設定的產品資料對比,看是否達到設計目標。通過使用者行為資料,了解使用者使用產品是否和自己預期是否相符,進一步了解原因。
3.發現問題,持續改進:根據上線後的資料、使用者反饋、新的功能進行持續迭代。
(右擊,在新標籤頁開啟,即可檢視大圖。)
產品設計流程
產品開發流程和專案管理流程時常被大家關注,合理的過程是團隊協作的基礎。在大家把產品的功能和特性放在第一位的時候,開發和專案的管理至關重要,而產品的設計卻往往被忽視,開發團隊會為了那些晦澀難懂 令人費解的功能而夸夸其談,複雜的產品特性通常會迫使產品團隊放棄優雅簡潔的設計,使用者體驗永遠是可能是專案過程...
產品設計體會(二九) 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其實這篇是 使用者體驗的要素 的讀後感,其實讀了已經快2個月了,剛讀完寫讀後感會比較全面,而事隔一段時間再寫就能看出哪些是真正沉澱下來的要點了,也算是給自己找個偷懶的理由吧。大產品設計決定使用者體驗,而小產品設計又分為五層,帖一張業內著名了好幾年的圖。戰略層 明確商業目標和使用者目標,重點是解決兩者...
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本文 大產品設計決定使用者體驗,而小產品設計又分為五層,帖一張業內著名了好幾年的圖。戰略層 明確商業目標和使用者目標,重點是解決兩者之間的衝突,找到平衡點。例如,通常的商業目標是賺錢,而使用者是要省錢,這種最底層的衝突沒法通過產品設計解決,而要靠商業上找準價值的切入點。作為pd通常接觸不到戰略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