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安裝時到底是否應該讓使用者選擇路徑

2021-09-05 19:53:13 字數 753 閱讀 6976

到底不讓使用者選擇安裝目標好不好?我們認為使用者分為三個層次:

入門使用者 - 購買的是品牌機,可能就乙個c:和乙個用於一鍵恢復的d:。這時候有什麼好選擇的呢?當然是不選擇最好了。

熟練使用者 - 經受過檔案難以搜尋或者忘記及時備份誤刪檔案的種種磨難,學會了分門別類存放檔案,自己有計畫地把硬碟分成c:, d:, e:, f:四個盤。這時候你不滿足他分類存放檔案的習慣,他就會覺得很不爽了。

高階使用者 - 經過無數次備份與重灌後又在返璞歸真,只用乙個c:,安裝時多數選項都直接next,不選擇安裝路徑。

當然,這個分類主要是針對windows使用者,因為windows的成長過程就是典型的「問題少年」——不停地向使用者丟擲各種問題,這個你選什麼啊,那個你選什麼啊。對於linux和mac使用者來說,大家早已習慣了安裝時一路next到底。linux命令列安裝甚至不用next,只是本地編譯的話有時候需要yes一下。

對於現在的品牌機而言,只有乙個c:,培養windows使用者好像mac使用者那樣,什麼都裝到乙個盤裡面,這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mac有spotlight,windows vista現在也有不錯的磁碟索引與搜尋系統,將來實現了winfs或許能做得更好。

現在windows缺的是一套好用的備份與遷移方案,問題**於windows軟體都沒有規範地把可執行**與資料分離存放,所以沒有一種統一的模式來備份軟體資料。如果windows上面的軟體能夠按照vista的指引,把資料都儲存到c:\programdata,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況且我之前也說過了,這也是uac的意義所在,有助於提高windows的安全性。

論到底是否應該離職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乙個星期自己鬱悶了乙個星期,星期五的時候寫了一篇叫 決定離職 可有時候決定不是這麼輕易能夠做出來的,有時細想起來,自己並沒有什麼可以心煩的,也不就離不離職的問題了,這個答案很簡單,離與不離的區別而已。可自己為什麼還是這麼煩燥呢?我一直想去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可好像總是沒有找到...

軟體測試到底是什麼?

想必剛開始接觸軟體測試時一直不知道軟體測試是什麼 幹什麼的,現在我來大概總結一下。一 效能測試 軟體效能測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1 壓力測試 評價系統當前效能,判斷系統是否滿足預期的效能需求。2 效能測試 尋找軟體系統可能存在的效能問題,定位效能瓶頸並解決問題。3 負載測試 判定軟體系統的效能表現...

軟體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軟體可能依賴硬體,但不依賴具體硬體而存在。在可以想像的未來,軟體還可以發展成一副什麼圖景?目前軟體的定義是否可以是 接受輸入,可供輸出的邏輯總成 如果輸出不應輸入,毫無規律可言,那軟體的意義何在?從目前來看,軟體是虛擬的存在,不能脫離硬體而單獨存在,在客觀世界中沒有實體,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定義它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