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規範行事。這個很常見,嘴上一套,行動時另一套,也就是知行不一。實際是知易行難,不自我監督,不自我約束,整個人都會變的懶散。「這個版本著急上線,先把功能實現再說,後面有時間再來重構優化」,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套路,他們事後有重構嗎?你自己事後有去看看哪些糟糕的**嗎?如果事出緊急事後完善也是允許的,就怕是個幌子,事後棄之九霄雲外。
想做卻不遲遲不行動。非得萬事俱備了才行動,其實很多時永遠沒有完備的時候,先動起來再說,再行動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問題,去解決就是了。否則有的只是眼前的苟且,不會有詩和遠方。「成功學」裡講,想成功與要成功是兩回事,雖然是一字之差。
不能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都說文人相輕,其實it界也有一條鄙視鏈,我們也總在有意無意見踐行著這條鄙視鏈。即便是同一條鏈上的螞蚱也存在相互不順眼的時刻。但學習這東西,要虛心,不能說你看不慣他,就拒絕他身上一切事物,那怕是好的,這真的是跟自己過不去。你有看不慣的人嗎?你發現他身上有你不具備的東西嗎?
會很多開發語言但不都精通。不排除大牛做的到,一般人的話,你這麼寫簡歷,還真不會讓人高看一眼,很容易給別人留下乙個什麼都會,基本上又什麼都不會的印象。不要追逐新技術,技術迭代的速度遠比你學習的速度快的多,求多往往會不深入,止於皮毛,而乙個技術的應用絕不是寫個「hello world」就算的,應用到實際業務場景,解決實際的需求痛點才能發揮一項技術的本真。
軟體研發技能單一。軟體生命週期裡除了編碼實現,還有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測試部署、發布上線、運維運營等等,只盯著**那一塊太狹隘,特別是工作時間長了之後,侷限性會越來越明顯。開發語言是工具,不用錘子用榔頭一樣敲東西。要提高自己的適應性,就得外延技能線,後面的職業路也會更寬廣,而不是侷限在技術一條線。追求全棧沒有錯,但要適度,不能盲目的為了簡歷上幾行字,去涉獵那些看似有用,但實際並不會實際的技術。
缺乏危機意識。去年的熱點話題事件就是中興的一位40多歲的it人自殺。雪球上針對這一問題爆發了「中年危機」的大討論。中年危機是八零後繞不開的乙個問題,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手機螢幕前的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推薦閱讀:
學python的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能力都「退化」成什麼樣了?
學習前端開發的路線是什麼?網際網路趨勢,技能需求
選擇程式設計師,意味著終生學習,眼前的安逸,不過是迷惑人心的溫床
程式設計師的技能樹,決定了一生職業的高度
那些會阻礙程式設計師成長的細節
羅馬非一日建成,軟體系統也不是一天能夠寫出來的,在經年累月的編碼生活中,總會那麼些個不經意的瞬間暴露出來,而這些不經意的外在表現日積月累,猶如水滴石穿,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反作用於程式設計師的成長。我簡單列了幾條,看一看,興許就在你我身邊實實在在發生過。拿到開發任務後,直接上手寫 缺少必要的溝通與設計,...
那些會阻礙程式設計師成長的細節 1
羅馬非一日建成,軟體系統也不是一天能夠寫出來的,在經年累月的編碼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些個不經意的瞬間暴露出來,而這些不經意的外在表現日積月累,猶如水滴石穿,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反作用於程式設計師的成長。我簡單列了幾條,你來看一看,興許就在身邊實實在在發生過。拿到開發任務後,直接上手寫 缺少必要的溝通與設計...
那些會阻礙程式設計師成長的細節 2
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做完了就閒著,也不學習新業務新技能。閒下來就刷刷微博朋友圈,看看新聞聊聊天,這是典型的打工者思維,上班工作,某種意義上也是自己創業的過程,在公司的體系下,利用對應的資源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本質上與自己出來創業完成某個目標,路徑是差不多的。在別人現有的環境裡,不能以自己創業心態來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