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開源的商業模式
人類社會的每次飛躍,都源於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速度的飛躍。文字,紙張,印刷術,網際網路,都帶來了文明的躍進。知識是在交流中增長的,人類絕大多數知識都是開源的,閉源的(秘密)只是歷史中的偶然,人類的進步來自於普遍共享的知識。正如linus所說,開源是常態,閉源才是偶然。當然,軟體開源運動,一部分是理想主義者的情懷,還有更大一部分是商業公司的策略,就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開源商業模式。
順便說一句,開源能做大利潤的確實不多,唯一例外是redhat,這個有人研究過。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開源運動大致分為非盈利組織開源,商業公司開源和個人開源這幾類。而前兩者,並不是想做活雷鋒。只有個人開源這種方式,基本上可以認同為是一些geeks理想主義的產物。
這裡著重闡述一下前兩者的開源商業模式。有人說開源本身存在商業利益,這個是開源專案的結果而不是驅動力。因為使用開源專案的最終產品如果產生商業利益,相當於凝結在開源專案中的勞動產生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這個東西是需要購買的,這就是為什麼開源專案也能掙錢,前提是有人用這個開源專案。如果乙個人的開源專案被大規模使用,那這個人基本這輩子吃喝不愁,比如linus torvald,rod johnson等等。
最初的一幫歐美程式設計師,福利高待遇好一天沒吊事兒還閒的蛋疼,覺得自己很牛(實際上有些人確實很牛)卻無法實現人生價值(名譽和聲望),於是就有了gnu之類的開源協議。接下來,真正做的不錯的開源軟體和組織之所以能發展,根本不是靠著幾個程式設計師的一腔熱情,都是有大金主(公司)在背後支援,這些大金主當然不是活雷鋒,有些圖名(比如eclipse@ibm),有些圖利(比如centos@redhat)。
同理,現在國內開源的東西逐漸多起來的主要原因也是bat之流已經做大做強,有了幾個閒錢,裡面漸漸也出現了一幫福利高待遇好沒吊事兒顯得蛋疼的程式設計師,想來實現人生價值。
開源就是所謂的先鋪市場,再撈錢,這也是當前網際網路行業流行的商業模式。linux,hadoop這些開源軟體和生態系統,都是先期免費鋪墊市場,然後創始人或其他相關人員就可以在整個平台下構建支援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對同行競爭中的公司企業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在某個市場裡,a佔85%份額,b佔10%,c佔5%。那麼c肯定會選擇開源,因為不開源也是死,開源也是死,後者或許還有翻身的機會。a是不會選擇開源的,否則a的老大就是腦子抽抽進水了。參考o記甲骨文,為了防止開源軟體占領市場份額,直接全資收購了mysql這個開源資料庫;微軟windows系列作業系統,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是被形式所迫,不得已免費win10,並不想,也不準備完全開源windows原始碼。
未完待續。
商業模式的概念
商業模式是工商業創造收入和利潤計畫.這是公司的顧客服務計畫的總結。它包括戰略和實施。商業模式描述的是乙個很大範圍內正式或非正式的模型,這些模型被公司用來描述商業行為中的不同方面,如操作流程,組織結構,及金融 雖然這個概念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提出,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被廣泛接受。在很多商業方面的文...
經典的商業模式
original link 競爭戰略 運用多邊平台模式的企業所面臨的困難經常是選擇哪個群體,以及用什麼 來吸引他們。下圖則展示了幾個我們生活中以多半平台式的商業模式運作的企業。帶來客流量 烘托了人氣 有助於品牌的傳播 讓過客成為顧客 免費模式與其它模式結合的產物又衍生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 這也是很多企...
開源社群商業化 衡量開源社群的商業價值
開源社群商業化 在 衡量開源社群的健康狀況 中 我介紹了我們作為chaoss專案一部分 的一些關鍵問題和指標,因為它們與專案的建立者,維護者和貢獻者有關。在本文中,我們重點關注開源公司的組成部分 例如開源程式辦公室,業務風險和法律團隊,人力資源等 和終端使用者。在核心專案團隊的大部分指標是定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