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如水,架構如渠

2021-08-26 18:30:59 字數 1586 閱讀 6453

古人云:水到,則渠成。

說的是,水流過的地方,自然形成了渠道。比喻時機到了,事情自然就成了。

人類歷史基本都在和水打交道,水路基本是古代核心的運輸渠道,農業時代的灌溉系統,水利電站…不勝列舉。甚至可以說,水孕育了人類的文明。

在改變世界之前,先要認識世界。構建渠道之前,需要了解水的屬性,才能真正地為人所用。

人們常說,網際網路就是資訊的海洋。

如今資訊時代,資訊如水一般,有很多自然的屬性。想構建乙個系統來承載資訊,就好比古時候人們掘渠。想造福受眾,必先理解資訊的自然屬性。

了解你的資訊

資訊和水不同在於,資訊是人造的,水是天造的。但相同在於,建渠之前,需要全面了解資訊的屬性。比如**,一首歌曲有許多自然屬性:歌詞、旋律、時長、作 者、演唱者、年代、風格流派等,在以上屬性上面有了定義,也就定義了資訊範圍;也有很多社會屬性:背景故事、口碑評價、出版方、所屬**、售價、條形碼 等。

了解這些,就好像了解水的浮力、壓強、冰點、沸點、蒸發、流動性…

數出這些屬性並不難,但真正理解屬性背後的邏輯,並合理地發揮到你的架構裡面,著實不易。很多社會屬性其實是有歷史背景,是可以被改變的。見過很多資訊系 統,為了架構而架構,造成不必要的冗餘,好的架構並不需要複雜。也許只是利用了資訊其中的某一種屬性,發揮到極致就夠了。

當資訊遇到網際網路

在沒有網際網路之前,資訊在各自領域和行業,從資訊的生產->渠道發行->抵達受眾,擁有其各自的生態系統。網際網路就像強盜一般,打破著各種行業的各種潛規則。資訊數位化的大趨勢,已經人神共知。

直到今天(2023年),變革也僅僅是個開始,網際網路也僅僅將傳統的渠道複製過來,louis rosenfeld和peter morville在02年撰寫的《web資訊架構 》(中文版 ),重點在描述資訊和索引的關係,是數位化承載形式的變化。而大多數的傳統渠道仍然佔據主流,他們依然在控制內容的發行,負隅頑抗。

web資訊架構的發展,或者說數位化的程序,會在資訊從產生,到傳播和索引,整個流程中徹底地變革一番。而資訊架構本身,也不僅僅只解決資訊索引的問題。這本書的知識體系,需要更新下去。

在知識體系完整之前,現象早已經露出了萌芽,兩位作者在這本書的幾次再版過程中,加入很多時髦的元素和案例,但書籍出版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變化。傳統 架構的思路,是資訊已經到手,再想著如何去組織優化;而網際網路實時的特徵,需要新的架構方式實時反饋,並且是自行優化的系統。這就好像當你拿著紙質書閱讀 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對資訊架構的想法也許又有新的發展。也許你等著書籍再版,不如關注我的部落格。

架構就好像渠,不僅僅在最後的呈現和索引階段,而是會在資訊的:源頭產生->發行->過濾->消費->反饋。這將形成完整的、閉環的生態系統,每個環節都會比傳統方式更加有效率,絕不會是傳統渠道的補充。

傳統的資訊渠道,只能體現長尾頭部的大眾喜好。全球最大的圖書市場,也不能擁有人類書籍的1%,對於閱讀的長尾需求,不得不有其他系統和渠道去滿 足。而這一切在網際網路上,好的架構提供了無限長尾的可能,資訊通過群體智慧型產生自組織的效應。好的架構,不是讓機器代替人腦,而是響應人腦的反饋,縮短這 個反饋的過程。

資訊遇到網際網路,不同於書籍進入圖書館,僅僅是分類和組織的問題。而現在資訊在網際網路裡,還處於初級階段。

水是天造的,資訊是人造的。在資訊的世界裡:「渠」成,「水」則到。

自動增加附加資訊 如版權資訊

現在大多數公司都規定程式設計師在程式檔案的頭部加上版權資訊,常常是以下格式 針對vs2005介紹一種好的方法,自動增加這些附加資訊 在 碟符 program files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8 common7 ide itemtemplatescache web csha...

導航設計與資訊架構

大部分時候我們講導航,講的是導航對內容和結構的一種表現。就是說我們在www.cppcns.com討論導航的時候,更多的去關注怎麼與之互動,以及視覺上是怎麼好看。但是導航,不僅僅侷限於互動方式和視覺形式。被狹義化的導航 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設計導航的?難道不正是根據內容 根據內容的結構去設計?最終,導航...

zen3架構 AMD的新架構Zen3是否如你期待?

實測已出,如下答案當成打臉文供大家欣賞就好了 雖然被訊息源忽悠了一波,但畢竟是自己發出來的,打臉也要認,amd yes!在簡單聊了聊amd全新的低功耗設計apu van gogh和cazanne後,今天這個文章想聊一聊大家期待已久的amd zen3架構,也就是今年年末將會發布的第三代epyc處理器m...